<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艷的詩詞(985首)

    541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542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543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544 《送東陽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初中文言文贈言勸勉學習勵志序文

    545 《葬花吟》 清·曹雪芹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寫花寓人抒情

    546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547 《西山桐十詠·桐花》 宋·陳翥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戀,縹緲帶無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瑤華。
    紫者吐芳英,爛若舒朝霞。

    寒食節傷春歲月

    548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549 《恨賦》 南北朝·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

    哀傷幽怨遺恨

    550 《野廟碑》 唐·陸龜蒙

    碑者,悲也。
    古者懸而窆,用木。
    后人書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漢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稱矣。

    諷刺小品文

    551 《梅花嶺記》 清·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
    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戰爭歌頌愛國

    55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553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華內翰》 宋·梅堯臣

    時不選數老獨嗟,鬢毛未變目未花。
    愛公深殿見桃李,長才高詠無能加。
    紅英灼灼弄日色,穠艷皎皎生鉛華。
    長廊重幕風不動,映柳黃鶯吟未涯。

    554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 唐·梅堯臣

    時不選數老獨嗟,鬢毛未變目未花。
    愛公深殿見桃李,長才高詠無能加。
    紅英灼灼弄日色,穠艷皎皎生鉛華。
    長廊重幕風不動,映柳黃鶯吟未涯。

    寫景抒懷無奈愁苦

    555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556 《張好好詩》 唐·杜牧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557 《憶江南·春去也》 唐·劉禹錫

    春去也,共惜艷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
    惟待見青天。

    558 《桃花行》 清·曹雪芹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559 《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 宋·秦觀

    曉日窺軒雙燕語,似與佳人。
    共惜春將暮,屈指艷陽都幾許,可無時霎閑風雨。

    流水落花無問處,只有飛云。
    冉冉來還去,持酒勸云云且住,憑君礙斷春歸路。

    560 《無題》 明·唐寅

    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豐收有所貧。
    曾見趨炎堪炙手,寧拋佇艷敢成仁。
    慣隨憂恨零今古,難惹英雄泣鬼神。
    費盡工夫傷老大,不如抖擻作新人。

    * 關于有艷的詩詞 描寫有艷的詩詞 帶有有艷的詩詞 包含有艷的古詩詞(9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