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舞有神通草圣,海山無事化琴工。此臺一覽秦川小,不待傳經意已空。
不為摧傷改性靈,靜中猶見好儀形。每憐今日長垂翅,卻悔當時誤翦翎。醫得舊創猶有法,相知多難豈無經。稻粱且向人間覓,漠羨摶風起北冥。
身如泡沫亦如風,刀割香涂共一空。宴坐世間觀此理,維摩雖病有神通。
一經傳世寶,說與子孫知。欲作久長計,毋忘禮義為。黃金生悔吝,白璧有瑕疵。兼取龐公語,圖安不遺危。
八十云巢老,諸公舊典刑。心情古井水,輩行曉天星。身健登高閣,眼明書六經。嘗聞薦遺逸,何以報朝廷。
露門重幄紫云開,何意孤臣得重陪。攀樹已驚劉放老,受釐猶及賈生來。華綈藉暖瞻宸幾,甘露浮香入賜杯。稽古雖勤成底力,心知不及漢儒才。
邇英何幸奉經筵,俗狀婆娑艾服年。蘭葉初窺圖上字,奎鉤乍識禁中天。坐憑重席慚清問,能讀三墳賴眾賢。猶藉向來稽古力,不然須合早歸田。
庠序制猶闕,鄉閭教不行。古於經學政,今也藝虛名。來者益可鄙,待之因愈輕。無徒誚其陋,講勸在公卿。
明經與進士,皆欲取公卿。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輕。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萊并。不措一辭去,緣何祿代耕。
當時植珍木,豈是昧前規。廢宅長春草,故山存舊碑。已嗟良璧毀,安識古松姿。叔子每懷慕,此心空自知。
桃花源上避秦人,豈料漁舟見此身。胡虜殺人掊玉帛,簡編破櫝委泥塵。誰施骨肉死生惠,只有皇天后土仁。可保斯文猶未墜,廟堂宜亦用儒臣。
嵩陽多廢觀,欲驗少碑文。地屬村夫子,苔漫石老君。草生泉更浸,松死燒猶焚。欲間神仙事,悠悠空白云。
手披欲究百家編,奴婢年來識鄭玄。顧我幸多千卷富,念君未有一經全。詩書心醉不容醒,父子筆耕期有年。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須從此悟真筌。
書種傳來直到今,讀書幾似孝標淫。欲君終就九經庫,與子平分一片心。更向漆園窮妙旨,何殊清廟奏遺音。中郎書籍付王粲,想得知余此意深。
一飯留人意甚真,數篇仍出好詩新。追隨卻恨向來少,悵望空增別后頻。到處鷺鷗如習熟,轉經山水盡精神。可憐吟諷多余地,只是登臨無苦人。
春雷仇仇盎中鳴,籜龍驚起頭角獰。斕斑裂土穿石出,長鑱斸下津浮玉。山人嗜之比八珍,畫師寫生傳千春。纖纖翠交煙雨濕,山人嘆嗟山鬼泣。
接武西臺屬鉅賢,琴樽歡意滿山川。論交共到忘言地,感別空驚易守年。陜界霜氛迎喜氣,潁郊秋色犯華顛。卜鄰自有歸休約,終就溪林占一廛。
昔游堂到海中光,我與諸公各醉狂。同向塵中三十載,朱顏應笑鬢絲長。
雖嫌綠葉與青枝,入格依前自欠詩。幾向斜陽溪畔見,猶將桃杏誤猜疑。
一粒丹砂換骨來,移根聞自浙東栽。市門古矣留遺跡,問訊仙翁定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