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抱幽真,偏適林野趣。要之等喧寂,乃是安心處。
漢人一經訓,籯金云不如。君家遺經意,不與漢人俱。
慷慨懷人獨倚樓,定應故國此神游。共知道派傳洙灑,猶覺文星貫斗牛。八佾舞移誰有魯,兩楹夢斷已無周。先生不遇關何事,更作離騷一段愁。
四海豈無兄弟親,氣合行須同父母。相逢坐語忽移時,不覺朝餐輒過午。品評人物妙雌黃,議論邦家人覼縷。危言齰舌久自吞,幽憤填膺欣欲吐。
廣文予所知,京國十年舊。出背錦囊歸,人嘲飯山瘦。去歲近臣薦,三接期在晝。孤鴻鎩翮久,高舉或可就。
庭木葉蕭蕭,廣文官舍冷。閉門過客稀,讀書秋夜永。病起絮帽額,聞風挈裘領。一堂東西橫,乍若登虛艇。
流水不還剡,落花終到鄞。偶逢歸峽客,乃是寄書人。古剎藏山志,他生結愿因。煩君同校正,字字莫留塵。
先生千載人,浩氣隘穹壤。早薄聲利交,超然傲塵鞅。飲酒讀離騷,追游必豪克。風月飽高吟,云泉擅奇賞。
蕭蕭亦好耐寒枝,天與風流一段奇。刻玉不惟工傲雪,施朱端欲妙凝脂。佳人赪頰今才見,公子酡顏頃未知。便好作軒名頓有,二難連璧賦清詩。
龜齡昔禱五龍調,曰雨而雨若有期。我無能為此云役,云螭何事不相違。
微云初月澹層城,絡緯聲連促織清。北雁不來千里信,西風還起故園情。
曾向華筵折數枝,不知心正阿誰思。卻憐弄玉吹簫伴,忘了小橋同醉時。和淚盈盈凄曉露,含情脈脈怨東籬。孫郎風味年來減,且對西風罰滿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