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壇的詩詞(741首)

    21 《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 唐·白居易

    行行覓路緣松嶠,步步尋花到杏壇。
    白石先生小有洞,黃芽姹女大還丹。
    常悲東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長生須有籍,仙臺試為檢名看。

    22 《早冬游王屋自靈都抵陽臺上方望天壇偶吟成章寄…李相公》 唐·白居易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時。
    石泉碧漾漾,巖樹紅離離。
    朝為靈都游,暮有陽臺期。
    飄然世塵外,鸞鶴如可追。

    23 《天壇峰下贈杜錄事》 唐·白居易

    年顏氣力漸衰殘,王屋中峰欲上難。
    頂上將探小有洞,喉中須咽大還丹。
    河車九轉宜精煉,火候三年在好看。
    他日藥成分一粒,與君先去掃天壇。

    24 《天壇峰下贈杜錄事》 唐·白居易

    年顏氣力漸衰殘,王屋中峰欲上難。
    頂上將探小有洞,喉中須咽大還丹。
    河車九轉宜精煉,火候三年在好看。
    他日藥成分一粒,與君先去掃天壇。

    秋天寫雨懷才不遇

    25 《見袁德師侍御說江南有仙檀花,因以戲贈》 唐·鮑溶

    聞說天壇花耐涼,笑風含露對秋光。
    欲求御史更分別,何似衣花歲歲香。

    寫山傳說寫景

    26 《朝臺送客有懷》 唐·許渾

    趙佗西拜已登壇,馬援南征土宇寬。
    越國舊無唐印綬,蠻鄉今有漢衣冠。
    江云帶日秋偏熱,海雨隨風夏亦寒。
    嶺北歸人莫回首,蓼花楓葉萬重灘。

    27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 唐·李商隱

    罷執霓旌上醮壇,慢妝嬌樹水晶盤。
    更深欲訴蛾眉斂,衣薄臨醒玉艷寒。
    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
    雖然同是將軍客,不敢公然子細看。

    28 《太湖詩·游毛公壇》 唐·皮日休

    卻上南山路,松行儼如廡。
    松根礙幽徑,孱顏不能斧。
    擺履跨亂云,側巾蹲怪樹。
    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塢。

    29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毛公壇》 唐·陸龜蒙

    古有韓終道,授之劉先生。
    身如碧鳳凰,羽翼披輕輕。
    先生盛驅役,臣伏甲與丁。
    勢可倒五岳,不唯鞭群靈。

    諷刺邊塞戰爭組詩

    30 《豫章江樓望西山有懷》 唐·陳陶

    水護星壇列太虛,煙霓十八上仙居。
    時人未識遼東鶴,吾祖曾傳寶鼎書。
    終日章江催白鬢,何年丹灶見紅蕖。
    桃花谷口春深淺,欲訪先生赤鯉魚。

    31 《再游洞神宮懷邵羽人有感》 唐·李中

    重向煙蘿省舊游,因尋遺跡想浮丘。
    峰頭鶴去三清遠,壇畔月明千古秋。
    泉落小池清復咽,云從高嶠起還收。
    自慚未得沖虛術,白發無情漸滿頭。

    32 《經古觀有感》 唐·李中

    古觀寥寥枕碧溪,偶思前事立殘暉。
    漆園化蝶名空在,柱史猶龍去不歸。
    丹井泉枯苔鎖合,醮壇松折鶴來稀。
    回頭因嘆浮生事,夢里光陰疾若飛。

    33 《善卷先生壇》 唐·蔡昆

    幾到壇邊登閣望,因思遺跡詠今朝。
    當時為有重華出,不是先生傲帝堯。

    34 《送至洪沙彌赴上元受戒(上元江中蔡州有梁戒壇)》 唐·皎然

    不肯資章甫,勝衣被木蘭。
    今隨秣陵信,欲及蔡州壇。
    野寺鐘聲遠,春山戒足寒。
    歸來次第學,應見后心難。

    35 《寄哭西川壇長廣濟大師》 唐·齊己

    千萬僧中寶,三朝帝寵身。
    還源未化火,舉國葬全真。
    文集編金在,碑銘刻玉新。
    有誰于異代,彈指禮遺塵。

    36 《祈真壇》 唐·齊己

    玉甕瑤壇二三級,學仙弟子參差入。
    霓旌隊仗下不下,松檜森森天露濕。
    殿前寒氣束香云,朝祈暮禱玄元君。

    37 《戲簡朱壇詩》 唐·張祜

    昔人有玉碗,擊之千里鳴。
    今日睹斯文,碗有當時聲。

    38 《戲簡朱壇詩》 唐·張祜

    昔人有玉碗,擊之千里鳴。
    今日睹斯文,碗有當時聲。

    39 《王霸仙壇磚刻》 唐·佚名

    樹枯不用伐,壇壞不須結。
    未滿一千歲,自有系孫列。
    后來是三皇,潮水蕩禍殃。
    巖逢二乍間,未免有消亡。
    子孫依吾道,代代封閩疆。

    40 《恒岳晨望有懷》 唐·李夐

    二儀均四序,五岳分九州。
    靈造良難測,神功匪易酬。
    恒山北臨岱,秀崿東跨幽。
    澒洞鎮河朔,嵯峨冠嵩丘。

    * 關于有壇的詩詞 描寫有壇的詩詞 帶有有壇的詩詞 包含有壇的古詩詞(7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