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蒼石三峰樣,磅礴乾坤氣象橫。賤子與山曾半面,小窗如夢慰平生。爐煙巧作公超霧,書冊尚避秦皇城。病眼朝來欲開懶,借君巖岫障新晴。
蜀踞國上流,蜀固天下固。欲為天下謀,護蜀風寒處。極邊植藩籬,黃牛白環戍。中間屹垣墉,武休河池路。
江上秋濤噴玉巖,風鎪月鏈白云緘。為君一叩無人境,要聽洪鐘出萬杉。
同舟自古無胡越,南北東西路不同。不問宮亭借如愿,只求四面與分風。
紫微客寫青苔壁,不興尋常姓字同。多謝溪煙知我意,預先替作碧紗籠。
腸腹元無一字書,杯羹那敢嗜甘腴。廚人不用催煙火,已學羅池放鷓鴣。
眼如鸜鵒色如肝,此語傳聞謾有年。李觀匣中方念住,范增撞后豈知全。臨池欲試曾親滴,把墨重看未忍研。何幸卻同郴筆句,貯云含霧到封川。
種竹營巢老自如,渭川端不羨商於。松行外護遮凡木,蓮葉平鋪覆斷渠。我輩方宜置丘壑,此君可共樂琴書。軒亭處處成清必,足了一生寧愿馀。
客唱凌天路,僧傳到野亭。人間聞譽處,句裹識儀形。學道荒文律,嬰愁鈍性靈。只如老瞽史,音節尚能聽。
成官冉冉逾三紀,閱世看看近七旬。更覽名園興廢記,愈令人憶故園春。
颼颼萬峰頂,宇宙盡聞聲。會得真消息,知予是強名。
乾坤萍在江,日月蟻旋磨。吾生與化俱,反照若觀火。蠻觸鏖兩斗臼圈聽一簸。射鉤仍相國,
通地通天只個中,千岐雖別大都同。兩家偶爾流傳盛,一貫臨之內外融。欲境掃開心在我,浮云散盡月當空。感而通者從來話,不感須知自有通。
樓成疊翠相奇奇,不羨圍屏錦繡機。卜筑又新王粲宅,登臨莫下董生帷。高吟得助添新卷,清賞何須貯舞衣。問舍卻憐吾未就,歸心長與落霞飛。
竹外青原久不看,書來剩喜報平安。修筠流水故亦有,高士韻人良獨難。杜老不應棲錦里,謫仙終合見金鑿。茲亭便與圖經載,何況制名繇孟韓。
今人那有郗嘉賓,為子經營茅棟新。可待弦歌資乃具,詎須出郭始離塵。舊詩頗愿窮岡割,后約要容王翰鄰。更喚能詩子歐子,不因對月自三人。
少日經禪暇,猶余文字嬉。老來無復事,日用亦奚為。衲被忘宵度,團蒲失晝移。謂公真是懶,如我不其癡。
窗戶潔仍間,峰巒列以攢。舊因行腳見,今得坐禪看。明晦陰晴變,青黃草木觀。本來元不動,是可學心安。
杉自誰人種,梅從何代栽。腹空雷有擊,根古土無培。要是百年物,曾經幾客來。直哉雖見錄,清矣可遺材。
往來屢覓肩吾釣,八十初逢演義僧。香爇黃連云細細,薜看石柱帔層層。何妨杖策往幽步,頻念竹爐眠曲肱。海內故人難數見,壁間時得姓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