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書通的詩詞(875首)

    521 《奉酬從兄南仲見示十九韻》 唐·權德輿

    晉季天下亂,安丘佐關中。
    德輝靄家牒,侯籍推時功。
    簪纓盛西州,清白傳素風。
    逢時有舒卷,繕性無窮通。

    522 《別趙子(趙子名德,潮州人)》 唐·韓愈

    我遷于揭陽,君先揭陽居。
    揭陽去京華,其里萬有馀。
    不謂小郭中,有子可與娛。
    心平而行高,兩通詩與書。

    秋夜湖泊

    523 《子夜歌十八首》 唐·晁采

    儂既剪云鬟,郎亦分絲發。
    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夜夜不成寐,擁被啼終夕。
    郎不信儂時,但看枕上跡。

    紀游寫景愉悅

    524 《子夜歌十八首》 唐·晁采

    儂既剪云鬟,郎亦分絲發。
    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夜夜不成寐,擁被啼終夕。
    郎不信儂時,但看枕上跡。

    525 《窯頭坯歌》 唐·呂巖

    窯頭坯,隨雨破,只是未曾經水火。
    若經水火燒成磚,留向世間住萬年。
    棱角堅完不復壞,扣之聲韻堪磨鐫。

    詠史

    526 《沁園春(壽共大卿恕齊治易)》 宋·劉仙倫

    周易一書,更三圣人,深切著明。
    凡變通動靜,有形有象,盈虛消息,時止時行。
    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來今無兩心。
    褰帷暇,手韋編不置,聊以娛情。

    527 《西江月·天上仙無懵懂》 元·尹志平

    天上仙無懵懂,人間性有頑愚。
    門中有幸看經書。
    性性堂堂開悟。
    達理真明妙有,觀空體合虛無。
    慧通靈寶證元初。
    誰解無文不度。

    528 《苕溪陸文寶挾筆過云間持卷求余言而一時縉紳》 明·貝瓊

    吳興松雪真奇士,書到通神逼二王。
    謾有兒童夸并駕,更無弟子得升堂。

    529 《廬山高》 明·沈周

    廬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盤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謂即敷淺原。
    培何敢爭其雄?西來天塹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澗道千丈開鴻。

    530 《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宋·劉名世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531 《哭大愚呂公》 宋·汪大章

    一封朝奏夕南遷,抖摟精神笑出關。
    只有詩書來眼底,更無儕輩敢通函。
    圣恩寬大時時降,天意難明特地慳。
    鬻藥買田非立異,甘心只作林泉計。

    532 《古詩贈方希直》 宋·葉見泰

    吾友方濟寧,其人世希生。
    有如炎燉之雪,曙天之星。
    平生特立不徇俗,窮年矻矻,惟究心乎羲文周孔之遺經。
    一旦起作郡,卓然為群黎之怙恃,列牧之儀刑。

    533 《過梅花室》 明·王紱

    我曾泊棹西湖濱,千樹萬樹梅花春。
    孤山月照一篷雪,十里湖光如爛銀。
    興豪對客酣清宴,達旦賡吟騁雄健。
    燈前索紙呵手題,霜兔鏦鏘冰滿硯。

    534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535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536 《秋娘詩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為李锜妾。
    后锜叛滅,籍之入宮,有寵于景陵。

    537 《送子龍赴吉州掾》 宋·陸游

    我老汝遠行,知汝非得已。
    駕言當送汝,揮涕不能止。
    人誰樂離別,坐貧至于此。
    汝行犯胥濤,次第過彭蠡。

    538 《贈趙言》 宋·黃庭堅

    饒陽趙方士,眼如九秋鷹。
    學書不成不學劍,心術妙解通神明。
    醫如俯身拾地芥,相如仰面觀天星。
    自言方術雜鬼怪,萬種一貫皆天成。

    539 《鐵羅漢頌》 宋·黃庭堅

    人言怖魔像,非金亦非鐵。
    若作世金鐵,開士亦不現。
    禪坐應念往,一缽千家供。
    順佛遺敕故,不宣示神通。

    540 《送朱職方提舉運鹽》 宋·歐陽修

    齊人謹鹽筴,伯者之事爾。
    計口收其余,登耗以生齒。
    民充國亦富,粲若有條理。
    惟非三王法,儒者猶為恥。

    * 關于有書通的詩詞 描寫有書通的詩詞 帶有有書通的詩詞 包含有書通的古詩詞(8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