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月闕的詩詞(1607首)
162
《念奴嬌 飲山亭月夕》 元·劉因
廣寒宮殿,想幽深、不覺升沉圓缺。
天上人間心共遠,如在瓊樓玉闕。
厚地微茫,高天涼冷,此際紅塵歇。
翠陰高枕,并教毛骨清澈。
163
《漁家傲 余讀歐公李太尉席上作十二月淦家傲》 元·歐陽玄
其盛麗,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
近年竊官于朝,久客輦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闋,以道京師兩城人物之富,四時節令之華,他日歸農,或可資間暇也。
至順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畢,經營南歸,屬春雪連日,無事出門,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數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諧葉之。
明日,筆之於簡,雖乏工致,然數歲之中,耳目之所聞見,性情之所感發者,無不隱括概見於斯。
165
《海月巖》 宋·戴應魁
誰把巉巖巧鑿開,分明幻出小蓬萊。
風迎蜃氣樓臺起,浪涌蟾光宮闕來。
海闊魚龍自吞里。
云深鸞鶴共徘徊。
禪師九座經游處,一訪遺蹤為拂埃。
166
《謁闕里》 宋·高詡
帝王而下幾興亡,銷盡繁華作戰場。
惟有東家詩禮在,子孫萬古讀書堂。
六經不幸火于秦,日月曾何礙片云。
用舍從來關治亂,皇天本不喪斯文。
168
《雙闕》 宋·胡融
朝游雙闕下,遂登雙闕上。
峻壁束清溪,石扇闔奔嶂。
旁通風云氣,下蓄關鍵狀。
高踰劍閣竦,狹過彭門壯。
169
《送交代秘丞歸闕》 宋·林渭夫
分攜何必恨依依,三載無私得意歸。
煙雨乍隨孤棹去,鴛鴻重入九霄飛。
舊題詩句刻文石,新創儒宮在翠微。
后夜月明回首處,汀風蕭颯動行衣。
172
《和寶月彈桃源春曉》 宋·許志仁
何年鑿源開混茫,桃香兩岸吹紅香。
煙消遠浦生微陽,魚舟誤行溪水長。
溪回岸轉山隙光,疑有絳闕仙人房。
居民爭出羅酒漿,花間笑語音瑯瑯。
173
《天津橋月夜》 明·張簡
行闕獨崔嵬,垂楊夾道栽。
河通桃葉渡,門對雨花臺。
世事棋千變,人生夢一回。
誰知今夜月,曾照六朝來。
176
《秋江月》 明·韓上桂
秋江月月在,秋江如可掇。
秦時曾照玉龍堆,漢世常穿金鳳闕。
鳳闕清輝映畫樓,風生洲渚錦帆秋。
白云一去迷前浦,江水東回逐月流。
177
《雨花臺觀月》 明·金大車
高臺上與碧云齊,坐看冰輪出海西。
吳苑參差雙闕迥,楚天高闊萬峰低。
燈懸村落昏初見,帆出江煙遠欲迷。
疑向廣寒歸路晚,滿身風露夜凄凄。
178
《十二月樂章》 未知·李德
正月東方日出香茸茸,長條短條花眼紅。
柔云弱雨暗填空,茫茫蝴蝶破春風。
鸞帕抹煙山夢濃,蕭颯愁思開暝容。
江頭溘溘水聲動,微和著柳黃金重。
180
《明月篇》 明·王廷相
明月漾金波,盈盈隔絳河。
桂殿飄香迥,兔宮丸藥多。
七襄機冷停織女,九重簾卷顰嫦娥。
嫦娥織女時同伴,天上人間愿相見。
* 關于月闕的詩詞 描寫月闕的詩詞 帶有月闕的詩詞 包含月闕的古詩詞(16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