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月窟的詩詞(490首)

    141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憲宗元和五年時為河南令)》 唐·韓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屃奰頑無風。
    月形如白盤,完完上天東。

    142 《月蝕詩》 唐·盧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歲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調黃鐘。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赑屃頑無風。
    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

    143 《宿石窟寺》 唐·喻鳧

    一剎古岡南,孤鐘撼夕嵐。
    客閑明月閣,僧閉白云庵。
    野鶴立枯枿,天龍吟凈潭。
    因知不生理,合自此中探。

    唐詩三百首月亮懷古

    144 《洞庭玩月》 唐·韓偓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寬萬頃霜。
    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細碎浪頭光。
    寒驚烏鵲離巢噪,冷射蛟螭換窟藏。
    更憶瑤臺逢此夜,水晶宮殿挹瓊漿。

    145 《洞庭玩月》 唐·韓偓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寬萬頃霜。
    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細碎浪頭光。
    寒驚烏鵲離巢噪,冷射蛟螭換窟藏。
    更憶瑤臺逢此夜,水晶宮殿挹瓊漿。

    146 《海昌望月》 唐·陳陶

    何處無今夕,豈期在海頭。
    賈客不愛月,嬋娟閑滄洲。
    浩然傷歲華,獨望湖邊樓。
    煙島青歷歷,藍田白悠悠。

    147 《寒月送玄士入天臺》 唐·貫休

    之子逍遙塵世薄,格淡于云語如鶴。
    相見唯談海上山,碧側青斜冷相沓。
    芒鞋竹杖寒凍時,玉霄忽去非有期。

    148 《酹江月(冬至與胡胎仙)》 宋·葛長庚

    因看斗柄,運周天、頓悟神仙妙訣。
    一點真陽生坎位,點卻離宮之缺。
    造物無聲,水中起火,妙在虛危穴。
    今年冬至,梅花依舊凝雪。

    149 《木蘭花慢(虎丘陪倉幕游·時魏益齋已被親擢,陳芬窟、李方庵皆將滿秩)》 宋·吳文英

    紫騮嘶凍草,曉云鎖、岫眉顰。
    正蕙雪初銷,松腰玉瘦,憔悴真真。
    輕藜漸穿險磴,步荒苔、猶認瘞花痕。
    千古興亡舊恨,半丘殘日孤云。

    150 《冬十月》 魏晉·曹操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镈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冬天寫景人民生活

    151 《飲馬長城窟行》 隋代·楊廣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臺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豪放

    152 《白龍窟泛舟寄天臺學道者》 唐·常建

    夕映翠山深,余暉在龍窟。
    扁舟滄浪意,澹澹花影沒。
    西浮入天色,南望對云闕。
    因憶莓苔峰,初陽濯玄發。

    153 《十月旦讀子美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宋·朱翌

    茲辰馭北風,所至有東道。
    反袂問浮邱饋芝走商皓。
    著裙拜木公,獻寶出富媼。

    154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東東提刑歸抵》 宋·常挺

    慶元道學家,紫陽諸弟冠。
    正印君得之,理窟講深貫。
    雄文摛玉堂,直筆插東觀。
    粹然中和容,清廟古珪瓚。

    155 《靈羊窟》 宋·黃非熊

    靈羊別去幾何春,尚有懸巖舊窟存。
    左右莫知歸穴路,高低惟見去蹄痕。
    千尋飛瀑垂峰頂,一洞寒云鎖石門。
    好是月明群籟寂,幾聲閒答樹頭猿。

    156 《題海月巖》 宋·趙東山

    架巖鑿石有規模,不學桃源舊畫釁。
    亭豁人稀林鳥樂,錫飛天老野云孤。
    雨余石井泉深淺,煙淡虎門山有無。
    說與山靈莫分別,從教仙窟著浮屠。

    157 《飲馬長城窟》 宋·鄭起

    飲馬長城窟,下見征人骨。
    長城窟雖深,見骨不見心。
    誰知征人心,怨殺秦至今。
    北邊風打山,草地荒漫漫。

    158 《次韻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 明·鮑恂

    昔年為作蟾宮客,曾向宮中看玉輪。
    萬丈光懸金粟樹,三更影落絳河津。
    生憎老兔深為窟,卻笑仙娥不嫁人。
    回首歸來舊塵世,滿天風露一吟身。
    ¤

    159 《安山待閘憩大柳下見蜣螂轉丸及窟穴埋藏之狀》 明·顧清

    蜣螂摶土丸,其智竟莫測。
    中包實糞穢,外裹疑橡栗。
    后推前復挽,圜轉何捷疾。
    端如趁嚴程,又似衒巧術。

    160 《秋江月》 明·韓上桂

    秋江月月在,秋江如可掇。
    秦時曾照玉龍堆,漢世常穿金鳳闕。
    鳳闕清輝映畫樓,風生洲渚錦帆秋。
    白云一去迷前浦,江水東回逐月流。

    * 關于月窟的詩詞 描寫月窟的詩詞 帶有月窟的詩詞 包含月窟的古詩詞(4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