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連亙如長城。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視天高浮寸碧。閑云吞吐溢澗谷,飛泉噴灑下石壁。
催粥華鯨徹翠微,覺來屋瓦白差差。初疑淡月霜天曉,忽失前山云幙垂。田父腰鎌禾欲耳,行人策杖足如錐。老僧莫笑芒鞋苦,破釜生塵儂更悲。
寒巖突兀山之阿,足履危磴攀藤蘿。巖下清泉響環佩,巖前古木交枝柯。當中洞門忽開豁,上有石屋高嵯峨。乾坤開關已呈露,換神守護頻揮呵。
石為文多招斧鑿,寺因野燒轉熒煌。世間榮辰不足較,日暮天寒山路長。
萬疊云山踏雨來,白云依舊冒山隈。尊罍罄盡客懷惡,衣屨沾濡僧意猜。默坐香爐煙起伏,喜聞靈洞石崔嵬。五更清磬丁東響,參斗橫空天四開。
冥逐歸云入遠山,九峰環立似人間。摩挲石刻元和體,矍鑠僧譚宣政間。往古來今渾昨夢,只雞斗酒強開顏。明朝酌取龍湫水,直上層霄不復還。
夜宿群峰里,朝游大石湫。寒潭飛薄霧,疊障瀉洪流。側徑蒼苔滑,叢祠古木幽。神經好高臥,云寸不勝愁。
春風今日扇微和,觸目江山發興多。如畫幽巖無十里,輕衫短帽得婆娑。
偶尋三逕到陽華,碧玉珍瓏真可家。追想舊游如夢寐,摩挲石刻但咨嗟。
巖下留連且盡歡,不知紅日半銜山。歸時林壑風煙暝,賴有昏雅相伴還。
我老思為漫浪翁,暫來卻恨去匆匆。山頭日色赤如血,照映川原草木紅。
我識陽華六十年,當時面目故依然。清泉白石都無恙,華發蒼顏只自憐。
陽華近七里,不到余十年。乃知聲名鎖,能障山水緣。今日與鄰曲,勝游追斜川。瘦藤穿犖確,一葉弄潺湲。
野寺依絕壁,化身滿諸龕。后前莽難測,千億紛相參。妙斬謝斤斧,高樓軼煙嵐。旁行栗危棧,俯{左日右敢}驚深潭。
試檢春光,都不在、槿籬茅屋。荒城外、牯眠衰草,鴉啼枯木。黃染菜花無意緒,青描柳葉渾粗俗。憶繁華、不似少年游,傷心目。
昔年張復之,來乘寇亂馀。三春雖宴賞,四野憂艱虞。遂移踏青會,登舟恣游娛。戒備漸解弛,人情悉安舒。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
實界嵚岑路入云,閏余三月屬芳辰。煙林未動陰森地,山杏寒開寂寞春。潞子嶺頭銷白日,神農祠畔柅朱輪。乘閑自是逍遙事,誰羨襄陽倒載人。
渡過瀟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天人。名巖近郭別州少,好事更誰和我真。絕頂有天浮碧樹,凌秋無暑斷紅塵。終當早棄人間事,來與山僧作并鄰。
君不見天臺賀季真,監湖一曲光泠泠。又不見錢塘林處士,西湖千載成高名。千頃菰蒲抹岸白,幾樹寒梅疏影橫。呼吸湖光映湖綠,兩公便謂得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