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月杖的詩詞(1083首)
463
《游黃山》 宋·焦炳炎
秀出云霄一杖探,諸峰高下護晴嵐。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見龍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無語住三三。
粥魚敲動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結庵。
464
《絕命詩》 清·通州詩丐
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過通州。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
466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467
《游{上若下山}山寺》 宋·常令孫
薝蔔花中燕子飛,旌旗小隊到招提。
客車陸續氈重席,僧饌雍客藿間藜。
文奕已先元墅奪,詩壇漸壓魯山低。
歸來醉步誰扶杖,月在牛欄西復西。
468
《華蓋山》 宋·陳謙
廛隱筑東山,林高撼翠寒。
云藏安石館,竹掃葛仙壇。
徑繞泉鳴壑,天低月近欄。
秋風扶杖屨,漉酒助君歡。
469
《廣陰亭詩》 宋·陳士徽
唐翁靜者閉門飲水啜粥無知音,我能發爾一片冰清心。
巨風吹天振海浪如屋,此翁林中眠正熟。
中天渴烏吐火六合新開窯,此翁兩鬢秋颼颼。
小兒爛羊瓜果盡青紫,此翁臨水洗雙耳。
470
《羅隱題詩石》 宋·陳宋輔
詩名鼎鼎號三羅,藜杖經從石上過。
鐵畫銀鉤難辨認,雨霖日炙莫鐫磨。
幽泉添硯潺湲響,明月生波感慨多。
小立西風吹鬢發,碧羅深處聽漁歌。
471
《勝因寺》 宋·陳天麟
山行詰曲到禪林,臺殿丹青歲月深。
薄晚春寒生幾席,逼人空翠撲衣襟。
客塵冉冉凌清思,俗狀紛紛費苦吟。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攜藜杖事幽尋。
472
《郊祀慶成詩》 宋·陳宗遠
寶歷登三禩,觚壇類兩儀。
居歆修大報,肇祀述前規。
景迓初陽吉,齋嚴一月期。
采章循節儉,縕豫屏紛離。
473
《漢陽郎官湖》 宋·鄧牧
仙翁薄暮醉酒歸,杖藜迷卻高陽池。
清風吹花綠陰倒。
我笑謂是秋云移。
還乘貫月槎,夜過郎官湖。
474
《謁孔先生》 宋·狄遵度
月出高樹枝,影動酒樽處。
樹深月色薄,稍以燈火助。
主人喜我過,斟酌亦云屢。
於時幸無累,所談非近務。
涼風自遠至,清景淡吾慮。
方期西山秋,歷覽陪杖屨。
476
《寄內》 宋·董蘿
別向春閨十載深,家園無夢可追尋。
酸風冷月凄官閣,瘴雨蠻煙度郁林。
養老需卿扶健杖,怕寒憐我守孤衾。
封侯未卜常滋愧,一寸程途一寸心。
477
《全州南城》 宋·馮岵
全州城南何壯觀,石崖為趾江為濠。
凌落渡江騎馬去,空蒙瘴霧漫綈袍,邐迤過灘水,小艇浮桐槽。
半渡急雨雪,舟師失飛篙。
479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480
《題文公書院》 宋·管御史
乘舟駐馬覽九曲,怪柏喬松映修竹。
水明山秀讀書地,萬古悠悠遺芳躅。
年深景怪公不來,淡霧衰草迷書臺。
烏啼鵲噪暮林杪,明月夜夜穿空齋。
門軒歲月誰開閉,策杖登臨令心碎。
無聊舉棹便回路,悶倚船窗讀周易。
* 關于月杖的詩詞 描寫月杖的詩詞 帶有月杖的詩詞 包含月杖的古詩詞(10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