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月城的詩詞(191首)

    161 《辛酉二月十六日出暗門循城如北關登舟二首》 宋·張嵲

    春水悠悠繞廢臺,竹輿幽輒轉城隈。
    路人不解知逐客,謂是尋春湖上來。

    162 《辛酉二月十六日出暗門循城如北關登舟二首》 宋·張嵲

    城國排云鎖病身,豈知城外物華新。
    非緣放逐循墻去,不見西湖萬頃春。

    163 《京城看月》 宋·許月卿

    幾千萬碧綠琉璃,中有一圓光照之。
    更好一物可與對,部勒星宿光陸離。
    憶昔看月大江頭,天地中間風吹衣。
    凡客無緣相賓主,獨攜杯酒獨吟詩。

    164 《八月十日同潘王游曾城和潘韻》 宋·陳宓

    羌廬聚處秋將半,山色湖光翠映璃。
    河漢乘槎端可到,蓬壺跨海屹難移。
    織織天外知商舶,獵獵沙頭見酒旗。
    欲豁塵襟須得月,題詩仍記共來時。

    165 《九月西城無澗同陳道士衡上人》 宋·戴表元

    仙翁面帶江海色,釋子口融冰雪漿。
    同是西風未歸客,燒香煮茗作重陽。

    166 《九月西城無澗同陳道士衡上人》 宋·戴表元

    巾衣三客不須同,泉石相看我亦翁。
    最惜一軒秋爛熳,芙蓉池上木犀風。

    167 《七月二十三日聞城南火午至夜半懷歸》 宋·方回

    月近參旗欲下弦,倚樓半夜獨看天。
    故園入夢將千日,朝服離身已七年。
    洶洶火驚何一去,嗸嗸糴貴更堪憐。
    漢庭使者求民瘼,汲黯應須識后先。

    168 《三月初五日同諸友自城南游水西書事》 宋·方回

    步出城南門,衣袂飄和風。
    風中有花香,不問紫與紅。
    萬山似無罅,一水能自通。
    插云石色古,噴雪灘聲雄。

    169 《六月二十二日守陴百姓始下城》 宋·方回

    本不食官粟,亦令登敵樓。
    鳴桴木杪急,傳箭夜深愁。
    暗躡蛇纏膝,塵搔虱滿頭。
    傳聞賊寨破,今日得歸休。

    170 《九月初六日客報吾州初一日大火城中俱盡吾家》 宋·方回

    生死由來一念間,回頭不落鬼門關。
    細思上策莫如醉,稍據要津焉得閒。
    婢仆凍饑猶戀主,兒童婚嫁合還山。
    一窮惹起無窮事,獨樂吾惟學巷顏。

    171 《五月二十一夜雨未止六晝夜水漲寇阻無人入城》 宋·方回

    晝夜雨滂沱,平疇變海河。
    地如隨水去,天豈厭人多。
    討叛猶輸粟,攻堅未掩戈。
    積陰凝殺氣,玄造意如何。

    172 《四月初二日出兵恰滿一月百姓未得下城》 宋·方回

    久謂兵當解,何知戰未休。
    屬方甜筍蕨,遽已艷葵榴。

    173 《城中月夜》 宋·葛紹體

    霜天如洗月鮮明,少醉街南取次行。
    閑聽梅花引吹徹,滿樓槌鼓報初更。

    174 《四月八日偕張菊花村鄧匪石洪樂閑游城西諸寺》 宋·陸文圭

    門外清山寺,西行半里強。
    童分泉茗潔,僧供飯蔬香。
    地僻紅塵靜,心閑白日長。
    少年馀氣習,棋酒愧疏狂。

    175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神佑薛惟及物深,中間感應妙精勤。
    要知應處還為感,終始惟當秉一心。

    176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幾度看云眼欲穿,不應氣數總關天。
    去年兵又今年旱,守也於民自豪緣。

    177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五神萃止足精神,迅發風霆一欠伸。
    能事莫嫌相迫促,門前多少望霓人。

    178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休休早稻已焦卷,晚稻搖風更可憐。
    枯盡百源無一滴,老龍何處卷云眠。

    179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眼前物意頗昭蘇,未省郊原遍也無。
    更覓洗車三日雨,普教大地活焦枯。

    180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老火猶驕氣蘊隆,爐香爇罷日方中。
    片云忽卷天河落,頃刻難名造化功。

    * 關于月城的詩詞 描寫月城的詩詞 帶有月城的詩詞 包含月城的古詩詞(1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