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最后的詩詞(777首)

    541 《歲周移書課版》 宋·宋祁

    漢史傳循吏,唐家秩省郎。
    海禽驚廟樂,池鶩費君粱。
    巾禿聊蓬首,帷閒即偃床。
    案杯過永晝,寺鼓報殘陽。

    542 《和賈相公覽杜工部北征篇》 宋·宋祁

    唐家六葉太平罷,宮豔醉骨恬無憂。
    阿牽詬天翠華出,糢糊戰血腥九州。
    乾瘡坤痍四海破,白日殺氣寒颼飗。
    少陵背賊走行在,采梠拾橡填饑喉。

    543 《還都有感》 宋·宋祁

    去國已十載,召還今見收。
    初無潁川最,真忝茂陵求。
    物色多新識,寒溫減舊游。
    宮毫與塵晦,省樹向人秋。

    544 《聞杜宇》 宋·宋祁

    傳聞望帝冤,底處最堪憐。
    蜀月將殘夜,巴山欲曉天。
    周軍嘗化鶴,齊后亦為蟬。
    物變皆如此,非君是偶然。

    545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546 《對酒奉懷無咎二首》 宋·張耒

    城門失火池魚窮,樹頭風聲酒榼空。
    雖貧家婦有旨蓄,一一可口不待豐。
    往來曳杖兩足健,醉后哦詩雙頰紅。
    最憶南都晁別駕,高歌大笑聲如鐘。

    547 《奉先寺》 宋·張耒

    定知生不出長門,禾黍蕭蕭寺后村。
    松柏城南萬丘冢,傷心最說內人園。

    548 《與友人論文因以詩投之》 宋·張耒

    我雖不知文,嘗聞于達者。
    文以意為車,意以文為馬。
    理強意乃勝,氣盛文如駕。
    理惟當即止,妄說即虛假。

    549 《早作》 宋·張耒

    鸕鶿夜寒不得眠,永夜相語高樹顛。
    鴉鳴最早尤喧闐,啼呼相應動百千。
    老雞睡起足攣拳,側頭端如聞九天。
    引吭一唱鳴宮懸,時哉不后亦不先。
    朦朧初日見山川,吾廬晨起有炊煙。

    550 《贈翟公巽》 宋·張耒

    我昔出守來丹陽,江流五月如探湯。
    使君之居在山腹,繞舍樹石何青蒼。
    千年藥根蟠井底,靈液浸灌通寒漿。
    人言枸杞精變狗,夜吠往往聞空廊。

    551 《將赴上庠偶成》 宋·張耒

    卷中課最詩成后,枕上功名睡美余。
    弟子解疑常隱幾,輪人能笑久觀書。
    山林沉痼時搔首,松菊耽淫自荷鋤。
    干世可能尋一飽,虀鹽未用食無魚。

    552 《和促通追賦陪資政侍郎吳公臨虛亭燕集寄呈陜》 宋·司馬光

    吾家陜之北,陜事吾能說。
    孤亭占城隅,形勝最殊絕。
    云消天宇空,極目鳥飛滅。
    大河西北來,洶涌地脈裂。

    553 《和堯夫見寄》 宋·司馬光

    仁政如慈父,蒲人得所依。
    教條前后接,風亦古今稀。
    試郡纏書最,還朝必奮飛。
    西臺舊班列,猶望繡衣歸。

    554 《送向綜國傅通判桂州》 宋·范仲淹

    通籍三公后,監州五嶺深。
    欲知明主意,將慰遠人心。
    歲計多藏藥,舟行不廢琴。
    歸書清白最,寧問橐中金。

    555 《訴衷情 仲經舉兒,小字高閭,所居名高齋》 元·元好問

    行齋活計五車書。
    真欲釜生魚。
    天公也相料理,新得掌中珠。
    看驥子,弄*雛。
    最憐渠。
    青衫竹馬后日,迎門好個高閭。

    556 《秋江寫望》 宋·林逋

    蒼茫沙咀鷺鷥眠,片水無痕浸碧天。
    最愛蘆花經雨后,一篷煙火飯漁船。

    557 《玉抱肚·若論玄妙》 宋·無名氏

    若論玄妙,聽周風一訣。
    把嬰兒姹女,木金間隔。
    從頭分別。
    先擒六賊三尸滅。

    558 《過城西廢塢》 明·高啟

    亂前游最熟,亂后問都迷。
    園散栽花塢,林荒采菊蹊。
    廢泉流圃淺,斜月下城低。
    唯有煙中鳥,迎人似舊啼。

    559 《送烏城馮明府》 明·高啟

    青山若下南,一騎入晴嵐。
    縣治琴聲古,泉香酒味甘。
    竹欄春護鴨,葦箔夏分蠶。
    大小馮君后,傳家爾最堪。

    560 《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 明·高啟

    黃大癡,滑稽玩世人不知。
    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兒。
    平生好飲復好畫,醉后灑墨秋淋漓。
    嘗為弟子李少翁,貌得華山絕頂之天池。

    * 關于最后的詩詞 描寫最后的詩詞 帶有最后的詩詞 包含最后的古詩詞(7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