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曾陰的詩詞(969首)
782
《偕章宰勸農房山》 宋·陳造
簷外云深雨合圍,此行不嘆始非。
對君便是蘇端過,把酒曾無御叔譏。
紅濕煙郊思散策,寒欺病骨旋添衣。
了知未盡山陰興,共作沖泥傍險歸。
783
《雪晴再次韻》 宋·陳造
璇穹瑩澈晴風后,曉日初融陌路泥。
老檜蒼筠潛動色,迎春送臘好分題。
藏春僧合心曾戀,闖海山亭夢到迷。
回首桑陰三宿舊,鄮城東去虎存西。
784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785
《送李才儒》 宋·李新
未覺鄉關歲月深,轉山旗影緩愔愔。
遠人愿見喬卿服,支邑曾隨子賤琴。
攄散幽陰千古恨,發明忠義一生心。
冰清不屈二天庇,雨化寧逢三日霖。
786
《游寂照院》 宋·李新
萬個當時幾席深,想搖寒碧邃陰陰。
青山甚富猶藏石,焦尾曾收更家琴。
籬腳稻花香繞夢,云梢桂樹色分金。
他年寂子如更變,佛法從來不離心。
787
《鶴雛引》 宋·李新
君不見郝氏庭前晚日破秋陰,隆也便便千古心。
又不見云夢漁磯碧水處,俊也清名掛青名。
儒風忠節兩傳家,杰氣源源長不已。
武威夜色沈秋月,武威樓上歌聲咽。
788
《武功驛留題》 宋·李新
霧卷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
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
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789
《春雪》 宋·李彌遜
繁云初弄日,累靄漸韜霞。
夜色連空迥,春英入望賒。
白霓分羽衛,青女亂簪珈。
栩栩思輕蝶,飛飛欲盡花。
791
《五松寺》 宋·李彌遜
秋風吹客衣,去路倚天碧。
躋攀一何苦,政坐受山癖。
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曇宅。
至今梧竹陰,列屋棲禪寂。
792
《次韻仲輔山中之作》 宋·李彌遜
巖陰坐清暝,目為山興注。
妙意不可名,悠然與心晤。
疏泉石中鳴,落葉衣上住。
冷風起虛籟,還向無中去。
三生聽鐘魚,偶失來時步。
佛屋估秋風,團團兩桂樹。
卻疑此境中,曾是經行處。
793
《偶題》 宋·鄧肅
才薄難趨供奉班,歸來作意水云閑。
謫官謾說九年計,客枕曾無一夕安。
渭水不應藏釣艇,淮陰便合起登壇。
喚回勝景憑夫子,使我甘歸苜蓿盤。
794
《昭祖送韓文》 宋·鄧肅
兩鳥相酬不肯休,欲令日月無旋辀。
斯文未喪得韓子,掃滅陰霾霽九州。
古來散文與詩律,二手方圓不兼筆。
獨渠星斗列心胸,散落毫端俱第一。
795
《再和》 宋·馮時行
人言不飲酒,神形不相親。
我云不游山,足攣不可伸。
徑須向泉石,抖擻人我塵。
況復山林姿,豈類軒冕人。
797
《苦雨吟》 宋·曹勛
巫山埋空曉光沒,寒入風聲散蕭瑟。
滴瀝深摧十二峰,峽江漲白洗青壁。
群陰寂寂蔽陽烏,搖蕩春愁滿南國。
何當羲御駐中天,為我驅除風雨黑。
798
《和汝霖三首》 宋·胡寅
圣門功業海同深,大禹猶曾惜寸陰。
知有詩書消永日,不將狐貉愧寒衾。
定心應已觀川逝,闊步何須嘆陸沉。
聞道北山蘭正好,果堪紉佩即幽尋。
799
《和汝霖三首》 宋·胡寅
桃李無言春事深,便看園樹欲交陰。
永懷北固吹長笛,一醉春風典破衾。
金羽喜從幽谷出,錦鱗貪引翠竿沉。
好傳消息睎曾點,莫把平生問李尋。
* 關于曾陰的詩詞 描寫曾陰的詩詞 帶有曾陰的詩詞 包含曾陰的古詩詞(9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