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曾經的詩詞(1277首)

    721 《送天柱馮先生》 宋·李絢

    閑馳風馭恣飄飄,因失仙班幾度朝。
    紫閣舊憐秦樹老,赤城新別海山遙。
    飛鳧又說春經岳,叱橘曾令夜探潮。
    不是桃源不歸去,故人多半在煙霄。

    722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連庠

    大江西來繞重城,憂如來花匹練縈。
    左山右阜若開避,曾是峴首當頭橫。
    江湍沖山山不動,滔滔雪浪東南傾。
    潰然巨勢壓漢境,萬楚不得專雄名。

    723 《題廣州光孝寺》 宋·林衢

    開池曾記虞翻苑,列樹今存建德門。
    無客不觀丞相硯,有人曾悟祖師幡。
    舊煎訶子泉猶冽,新種菩提葉又繁。
    無奈益州經卷好,千絲絲縷未消痕。

    724 《書至鵝湖訪先祖簡肅詩扁歲久不復存矣月老重》 宋·林致誠

    憶昔先翁此地經,曾揮詩筆掃青冥。
    我來篇索前修句,雷電何年敕六丁。

    725 《海棠》 宋·凌景陽

    名園封植幾經春,露濕煙梢畫不真。
    多謝許昌傳雅什,蜀都曾未識詩人。

    726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727 《再游石臺》 宋·梅均

    憶昔經行處,如今兩見秋。
    山川舊相識,泉石記曾游。
    槐國未為守,醉鄉先拜侯。
    擁爐聽僧話,忘卻客中愁。

    728 《吳江太湖笠澤虹橋》 宋·梅詢

    岸傍高士陸龜蒙,羌雁曾徵戀釣筒。
    船戶平居兩山下,圖經分載幾州中。

    729 《祭酒慈溪公以有令勸講兼示諸生感事有作》 宋·區仕衡

    按月明堂令,齋居古自稽。
    四時曾不忒,七政已能齊。
    禮向經帷奏,箋來學省題。
    元龜何用卜,伯起在關西。

    730 《金山》 宋·饒方

    地將靈氣吐林巒,至寶曾淘瓦礫間。
    若把圖經重校定,此山宜喚作金山。

    731 《賈希德》 宋·釋秘演

    山東持木鐸,高識世難群。
    覽照驚秋鬢,看碑見舊文。
    救時曾抗牘,退跡欲眠云。
    帳外橫經者,清朝已立勛。

    732 《頌古十八首》 宋·釋師一

    曾扣西來問翠微,經行駐步大慈悲。
    當時投子如能薦,惡水重將更潑誰。

    733 《游黃山》 宋·釋巖隱

    芒鞋踏遍翠微中,拭目群峰勢插空。
    石罅迸泉珠跳白,山花落澗錦浮紅。
    一天星澹猿啼曉,萬壑云生虎嘯風。
    藥臼丹爐經世遠,軒皇曾此駕飛虹。

    734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曾禮拜不看經。
    不動遍周塵剎海,卓爾孤身混白云。

    735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自招拔舌塵沙劫,沙界彌綸唯我舌。
    未曾停歇說真經,惟愿含靈皆廓徹。

    736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737 《大悲觀音栴檀像》 宋·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凈,以不二相觀三界。

    738 《中秋和龍子高》 明·唐肅

    白白初懸月,青青不盡天。
    乍經銀漢外,又滿碧囪前。
    鐘阜思歸夜,淮城坐謫年。
    曾揮兩行淚,愁對一輪圓。

    739 《淳熙內禪頌》 宋·王子俊

    太初冥冥,孰究孰營。
    羲儀圖之,靡麗於成。
    有圣惟勛,疏之瀹之。
    斧其不條,而荒度之。

    740 《滴翠樓》 宋·蕭之敏

    我愛東坡句法乃,治平雙澗昔經游。
    曾吟滴翠衣裘濕,請借佳名榜畫樓。

    * 關于曾經的詩詞 描寫曾經的詩詞 帶有曾經的詩詞 包含曾經的古詩詞(12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