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曾經的詩詞(1277首)

    301 《漁家傲·富貴經中談凈域》 宋·可旻

    富貴經中談凈域。
    赤珠瑪瑙為嚴飾。
    彼土眾生當曉色。
    擎衣裓。
    妙華供養他方佛。
    稚小嬉游隨沒溺。
    娑婆是苦何曾識。
    忻厭邇來方有力。
    從朝夕。
    靜焚一炷香凝碧。

    302 《寶佑丙辰余奉漕檄經從得識九鎖山面目咸淳乙》 宋·王洧

    九鎖山寒玉作圍,紅塵世事可曾知。
    峰回似覺前無路,身到因思舊有詩。
    云掩巖扉龍蟄冷,月明華表鶴歸遲。
    梅花笑我真迂闊,踏雪重游臘盡時。

    303 《西江月·看盡丹經萬卷》 元·王惟一

    看盡丹經萬卷。
    不明真汞真鉛。
    那堪火候不曾傳。
    都是肓修瞎煉。
    一句真詮妙顯,得知心得昭然。
    神歸氣伏不欹偏。
    刻刻打成一片。

    304 《遇曾庭聞蕪陰市上》 清·錢秉鐙

    自著淄衣萬恨平,窮途遇爾轉傷情。
    我從嶺外經年至,君向江南何處行?
    瓢笠喜無鄉里識,須眉猶使故人驚。
    相持莫便當街哭,為到郊原一放聲。

    305 《王世英秀才出示曾卿詩求和》 宋·洪遵

    投筆文章壯志休,鳥經鶴訓漫心留。
    若為一見開青眼,解使三公出黑頭。
    望隴自應知可否,折潮須信妙源流。
    夜光明月無虛售,可忍庸人按劍求。

    306 《誦經石》 宋·胡梅所

    昔人曾此月明中,掃石焚香禮碧空。
    千載臺空人不見,野花啼鳥自春風。

    307 《睹丞相曾公為桂帥時經過留題》 宋·黃朝散

    龍巖重到臘殘天,欲訪丹成行滿仙。
    因睹曾公題刻妙,氣騰忠誼拂云煙。

    308 《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 宋·黃榦

    夜宿群峰里,朝游大石湫。
    寒潭飛薄霧,疊障瀉洪流。
    側徑蒼苔滑,叢祠古木幽。
    神經好高臥,云寸不勝愁。

    309 《曾兄惠然見臨篤敘世契示以先哲遺墨稽首敬觀》 宋·李大異

    家傳文獻六經香,袖有驪珠日月光。
    喬木陰陰人已遠,只應故笏是甘棠。

    310 《送曾云巢被召》 宋·羅茂良

    泰華山人上赤墀,上嗟安在見何遲。
    老於尚父投竿日,少似轅生對策時。
    怨鶴驚猿辭舊隱,鞭鸞笞鳳總新知。
    早陳經國平邊策,歸領云巢舊住持。

    311 《入萬年謁簡庵清老追和曾使君詩板韻》 宋·徐大受

    踏破深崖蒼石棱,八峰來謁簡庵清。
    山花照座一兩點,雪狖叫云三四聲。
    詩帶煙霞藏舊刻,門開樓閣見經行。
    平田淺草歸時路,風月依然度百城。

    312 《聞龍學平昔曾游川西湖有詩以寄之》 宋·張徽

    河勢橫斜帶地形,碧油具旆昔常經。
    驛名未改風塵黑,碑字猶存雨蘚青。
    蘆福園林僧杳渺,擷芳洲渚妓娉婷。
    汝南一值賢人降,分野于今占德星。

    313 《寄曾得之》 明·練子寧

    高鳥知還久倦飛,分甘萬里邁王畿。
    虎頭食肉侯何用,雞舌含香事已違。
    博望尋源經月去,長卿喻蜀暫時歸。
    寄言玉笥云中客,終擬相從采蕨薇。

    314 《送王經歷之羽林》 明·劉繪

    君不見玉關連日羽書飛,為報驕胡不解圍。
    云沙壓塞迷宣府,烽火連營照武威。
    將軍折節延籌策,謀客盱衡論握機。
    旌旆搖搖出鳳京,日光塵色壯君行。

    315 《和曾侍講送陳郎中重使西域》 明·錢幹

    歸朝鳴馬貢飛黃,再撫羌夷出塞長。
    才到交河諸部識,重經瀚海舊營荒。
    客程春半時逢雨,虜地寒多夏亦霜。
    從此番酋俱款附,不須生致左賢王。

    316 《鄰女有自經者不曉何因而里媼述其光艷皎潔閱》 明·王彥泓

    明姿靚服嚴妝乍,垂手亭亭儼圖畫。
    女伴當窗喚不應,還疑背面秋千下。
    嬌癡小妹忽驚啼,懊惱春宵睡似泥。
    何刻停燈開鈿匣,幾時響屟度樓梯。

    317 《遣使詣李中麓太常求錄諸經圖解獲之喜而賦謝》 明·周藩宗正

    好古君侯最,遺編賴不亡。
    遠從濟上授,曾向壁中藏。
    負馬圖才識,傷麟義未荒。
    簡將青竹剖,函以碧蕓香。
    存樂元聞魯,傳經幸在梁。
    因觀科斗字,白日到羲皇。

    318 《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清生荔支》 宋·蘇軾

    代北寒齏搗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鹽久已成枯臘,得蜜猶應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便隨李白跨滄溟。
    攀條與立新名字,兒女稱呼恐不經。
    (俗有十八娘荔支。

    319 《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 宋·蘇軾

    代北寒薺搗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鹽久已成枯臘,得蜜猶疑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使隨李白跨滄溟。
    攀條與立新名字,兒女稱呼恐不經。

    320 《再和曾仲錫荔支》 宋·蘇軾

    柳花著水萬浮萍,荔實周天兩歲星。
    (柳至易成,飛絮落水中,經宿即為浮萍。
    荔支至難長,二十四五年乃實。
    )本自玉肌非鵠浴,至今丹殼似猩刑。

    * 關于曾經的詩詞 描寫曾經的詩詞 帶有曾經的詩詞 包含曾經的古詩詞(12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