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曾嶺的詩詞(351首)

    261 《子蒼攜和章見過用韻為謝》 宋·曾幾

    胡嶺三年自竄流,歸來差慰此生浮。
    政緣天下無雙士,非為江東第一州。
    懸榻坐中難入眼,設羅門外少回頭。
    袖詩不意高軒過,問里人曾到此不。

    262 《李相公餉建溪新茗奉寄》 宋·曾幾

    一書說盡故人情,閩嶺春風入戶庭。
    碾處曾看眉上白,分時為見眼中青。
    飯羹正晝成空洞,枕簟通宵失杳冥。
    無奈筆端塵俗在,更呼活火發銅瓶。

    263 《何德器贈太湖石》 宋·曾幾

    愛山已成癡,愛石又成癖。
    徒聞有絲溪,時復夢靈壁。
    太湖只在眼,曾未收寸碧。
    多自五嶺來,仍煩百書索。

    264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265 《梅花》 宋·陳與義

    一枝斜映佛前燈,春入銅壺夜不冰。
    昔歲曾游大庾嶺,今年聊作小乘僧。

    266 《江行晚興》 宋·陳與義

    曾聽石樓水,今過邵州灘。
    一笑供舟子,五年經路難。
    云間落日淡,山下東風寒。
    煙嶺叢花照,夕灣群鷺盤。
    生身后圣哲,隨俗了悲歡。
    淹旅非吾病,悠悠良足嘆。

    267 《瓶中梅》 宋·陳與義

    明窗凈棐幾,玉立耿無鄰。
    紅綠兩重衿,殷勤滿面春。
    曾為庾嶺客,本是洛陽人。
    老我何顏貌,東風處處新。

    268 《送芮國器察院漕廣東》 宋·周必大

    星聚曾尊德,箕張客避風。
    別離雙鬢異,邂逅一尊同。
    五嶺皇華使,扁舟漁釣翁。
    江分鴻不到,書札若為通。

    269 《用蜀行送徐隆慶守金州》 宋·洪咨夔

    兵家如弈棋,局局勢不同。
    漢王引兵故道出襲雍,武侯率師祁山搖關中。
    何曾踏陳跡,乃欲收新功。
    中興用蜀九十秋,咄哉求劍空刻舟。

    270 《題平江府靈巖寺》 宋·白玉蟾

    萬松挾嶺壯招提,上有琴臺與墨池。
    佛殿尚存今智積,姓宮曾館古西館。
    太湖遠水如奩鏡,木瀆平田似局棋。
    策杖訪回無際塔,日晡聊看草書碑。

    271 《棲真觀》 宋·白玉蟾

    鞭雷斬孽震南昌,拔宅升天謁玉皇。
    西嶺雙楓南瀑布,自言曾識許旌陽。

    272 《親祀南郊詩》 宋·蔡襄

    天畀元統,赤運開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餌系戎胡,包束戈矢。

    273 《寄南海李龍圖求素馨含笑花》 宋·蔡襄

    二草曾觀嶺外圖,開時嘗與暑風俱。
    使君已自憐清分。
    分得新條過海無。

    274 《送錢端明還京》 宋·蔡襄

    禁墀初別紫宵端,故國生光里俗歡。
    二世家聲聯將相,百年廟貌儼衣冠。
    躬臨州戟迎門下,人喜曾孫夾道觀。
    石照老苔封舊跡,錦溪喬木涕清瀾。

    275 《答趙滋主簿》 宋·晁補之

    我昔尋幽徑山上,曾傍苕溪弄菱槳。
    南臨天目指掌間,隔嶺如聞笑言響。
    年來清血斷征衣,碧發丹顏日夕非。
    便欲相期煮白石,與君晚入煙霞飛。

    276 《用寄成季韻呈魯直》 宋·晁補之

    懷英名高長史口,獨以一人當北斗。
    黃公崛起與之班,奄有斯名唐以還。
    文章破觚賴圣世,筆墨未逃蹊徑間。
    湖州太守諸儒長,可獨進賢無上賞。

    277 《次韻廣州陳繹諫議和陳薦宋敏求二龍圖二首》 宋·蘇轍

    曾送飛龍白日翔,未應中路許還鄉。
    鶴歸仍有當年伴,松老知經幾度霜。
    城下寶坊聊寄榻,朝中振鷺舊成行。
    相逢出處何須問,五嶺清平十月涼。

    278 《游太山四首其四岳下》 宋·蘇轍

    東來亦何求,聊欲觀海岱。
    海西尚千里,將行勇還退。
    岱陰即齊疆,南往曾歷塊。
    春深草木長,山暖冰雪潰。

    279 《游泰山四首 岳下》 宋·蘇轍

    東來亦何求,聊欲觀海岱。
    海西上千里,將行勇還退。
    岱陰即齊疆,南往曾歷塊。
    春深草木長,山暖冰雪潰。

    280 《答王定國問疾》 宋·蘇轍

    五年竄南荒,頑質不伏病。
    吸清吐濁穢,氣練骨隨勁。
    澹然久忘歸,寂寂就遐屏。
    國恩念流落,牽挽畀鄰境。

    * 關于曾嶺的詩詞 描寫曾嶺的詩詞 帶有曾嶺的詩詞 包含曾嶺的古詩詞(3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