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曾史的詩詞(510首)

    101 《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韻》 宋·程公許

    江路三年別,心旌萬里搖。
    登龍空有夢,蟄蟻困無聊。
    側聽除書峻,深期廟論調。
    方看儀玉筍,胡遽理蓀橈。

    102 《和史司直韻五首》 宋·吳潛

    世閒傳假不傳真,丞相可曾城換銀。
    巷掃他家難敵富,氅披之子未為貧。
    也知東郡行春守,便作南溪釣雪人。
    指碔為瑤慚與寄,恨無一縷引千鈞。

    103 《喜雨和史司直二首》 宋·吳潛

    六丁海面揭封回,天上屯云撮得來。
    連月不曾聽澍雨,今年方始見轟雷。
    定知水畎移秧插,底用泥涂把谷栽。
    閱說君王勤露禱,固應妖魃不能災。

    104 《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 宋·方岳

    骯臟自山林,伊優自朝市。
    是耶其非歟,一笑付圖史。
    紛華勿與戰,深溝閉堅壘。
    歲月曾幾何,折北俱披靡。

    105 《和知郡史監丞鹿鳴宴詩》 宋·方岳

    文物聲明極盛秋,傅巖人不待形求。
    筆扛龍鼎雄豪在,手拔鯨牙汗漫游。
    溫飽定知非雅意,治安誰與借前籌。
    老予曾到慈恩頂,更放諸賢出一頭。

    106 《題史壽卿二畫》 宋·仇遠

    少年曾讀在原詩,忽見飛鳴傍竹枝。
    憶著江南好兄弟,歲寒風雪欲何之。

    107 《將去廣陵別史員外南齋》 唐·徐鉉

    家聲曾與金張輩,官署去居何宋間。
    起得高齋臨靜曲,種成奇樹學他山。
    鴛鸞終日同醒醉,蘿薜常時共往還。
    賤子今朝獨南去,不堪回首望清閑。

    108 《黃州棲霞樓蘇翰林所賦小舟橫截春江是也曾竑》 宋·王铚

    銅雀不得鏁二喬,春江亦夢攜西子。
    此樓縹緲相風流,此恨纏綿在云水。
    洞庭葉下愁湘君,不獨陽臺云雨神。
    精神感通若相遇,夢境幻境皆成真。

    109 《寄呈史太師二首》 宋·張镃

    昔為金闕相,曾是玉皇師。
    近即維垣拜,還從彭祖期。
    傳聞風景勝,我賦洞天詩。
    肯示漁樵否,林間要勒碑。

    110 《賦陳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 宋·劉宰

    太史曾題仲舉輿,子虛賦就壓蓬盧。
    終然不負凌云志,會向蓬萊頂上居。

    111 《倪元鎮畫竹沈御史所藏》 明·張羽

    云林之子有仙骨,平生好潔如好色。
    紛紛濁士等蟲沙,嗚呼瓚也何由得。
    憶昔常登清掞堂,鵲尾爐爇龍涎香。
    紹京妙墨僧繇畫,示我不啻千明榼。

    112 《挽周溪園國史三首》 宋·陳杰

    壯歲高科晚一麾,江濤如此幅巾歸。
    書生何限經綸意,曾共危闌送落暉。

    113 《挽周溪園國史三首》 宋·陳杰

    鉅筆曾編兩大藩,江山如畫朔風酸。
    如何地下修文手,還要南朝舊史官。

    114 《讀史八首》 宋·陳普

    王莽當年似姬旦,煬皇前日肖曾參。
    擔囊揭篋何須逐,盜賊誰無仁義心。

    115 《詠史下·蜀先主》 宋·陳普

    平生信義滿乾坤,曾吊諸侯未返魂。
    呂布來時梟送洛,不應投許又投袁。

    116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宋·陳普

    軻死無傳直至今,孔明曾一正人心。
    拔刀斫石今猶憤,何況當年感激深。

    117 《詠史下·司馬宣王》 宋·陳普

    燕鵲寒巢不暫寧,百年盜賊不曾停。
    豺狼首領皆回顧,曾見青衣立漢庭。

    118 《詠史下·曹操七首》 宋·陳普

    無限英雄睨許都,到頭倖免豈天乎。
    平生邂逅都經念,曾識篁中許貢怒。

    119 《詠史下·羊祜》 宋·陳普

    群心爭欲專公閭,愁殺凌云醉老奴。
    緩帶輕裘信瀟灑,曾知晉事已知吳。

    120 《詠史下·羊祜》 宋·陳普

    尺鯉何曾到賈充,太阿曾擬血王戎。
    淚痕不到沉碑上,似為苞苴走路中。

    * 關于曾史的詩詞 描寫曾史的詩詞 帶有曾史的詩詞 包含曾史的古詩詞(5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