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曾史的詩詞(510首)
282
《積善堂詩》 宋·晃沖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照鐘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283
《題真仙巖》 宋·賈遵祖
翰林以謫流夜郎,我亦何為涉此境。
生平山水債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嶺。
牂牁江繞古融城,拂拭冠纓照清影。
舉頭忽見真仙巖,盤空攫拿勢馳騁。
284
《再獻五章奉資一笑》 宋·李至
勞公相比作相如,才即無余幸有余。
但愿遍觀蓬閣史,何曾歸著茂陵書。
已慚論蜀詞章劣,仍恨游梁價望疏。
惟愛一琴猶頗似,卓文君又恥同居。
288
《和閻帥侍郎見寄》 宋·沈繼祖
繼祖歲在丙午少城試闈,與憲車張大著、涪陵盧史君諸公酬唱,不謂誤蒙安撫侍郎賞許。
茲承寵賜漢中所和七詩,斂袵莊誦,舂容大篇,
289
《碧雞草堂呈劉后村》 宋·宋慶之
斯文海內聲名闊,猶是乾淳一脈馀。
須信昌黎曾得謗,可憐太史未成書。
碧雞有地吟詩老,金馬無心待詔初。
甚欲見君三十載,春風今日侍巾車。
290
《書蘇州廳壁》 宋·孫冕
人生七十為鬼鄰,已覺風光屬別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謀泉石養閑身。
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見陳。
寄語姑蘇孫刺史,也須抖擻老精神。
291
《耆英會》 宋·席汝言
壯歲塵埃祿事牽,老歸重到舊林泉。
曾無勛業書青史,偶向康寧養老年。
自分杜門居陋巷,敢期序齒預公筵。
更慚形穢才涼薄,不稱圖真接鉅賢。
292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93
《賀雨》 宋·員興宗
歲若大旱作霖雨,禱而雨兮旱不苦。
誠之一字與天參,往古圣賢珍此語。
歲星在蜀二十年,觸處豐登多黍稌。
世不少惜蹂踐之,枉使寶稼葉如土。
294
《作歌詠蘇云卿》 宋·曾原
東湖湖面波渺瀰,東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曉,種來蔬甲今成畦。
把茅蕭蕭環四壁,此身不原人間識。
乾刊清夷那復知,寸心杳渺黃塵隔。
295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296
《高文廟》 宋·趙汝譡
盛朝陵谷遠,遺廟林麓長。
美哉漢二君,百世常流光。
功高拯涂炭,德盛敦農桑。
興禮表儒化,授經恢士方。
297
《題閻立本十八學士圖》 宋·鄭昺
閻公十八學士圖,當時妙筆分錙銖。
惜哉名姓不題別,但可以意推形模。
十二匹馬一匹驢,五士無馬應直廬。
五鞍施狨乃禁從,長孫房杜王魏徒。
299
《東歸謠送貝仲琚回吳中》 元·方行
天目青逾藍,上有危峰橫空插漢高巉巖。
滄海深莫測,下有六鰲迭負蓬壺方丈于其側。
山峻極兮水波瀾,千盤萬折行路難。
愁看混沌開鑿處,尚有斧跡留人間。
300
《題異獸圖》 明·歸有光
昔年曾讀《山海經》,所稱怪獸多異名。
仲尼刪書述禹貢,九州無過萬里程。
摶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西旅底貢召公懼,作書訓戒尤諄諄。
* 關于曾史的詩詞 描寫曾史的詩詞 帶有曾史的詩詞 包含曾史的古詩詞(5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