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親奉留行韶,擢發猶蒙掩覆恩。澤畔累臣回首處,湯村已遠更徐村。
院吏忙抄詔草辭,家奴卻負錦囊隨。更無客議坡公制,一任人嘲李老詩。
仙不離人世,何須遠覓仙。桃花最深處,更著小漁船。
湖上秋風起櫂歌,萬株映柳更依荷。老來不作繁華夢,一樹池邊已覺多。
既收其印綬,猶送以車船。回首柱下史,江邊更可憐。
味嘗不暇更論斤,買斷何曾敢算緡。譜與本經俱過眼,食之不老者何人。
十年前已卜菟裘,老戀君軒不自由。衰颯禿翁垂八十,四更燭下作蠅頭。
華堂不洎千鐘養,荒垅空遺四尺封。愁絕狐貍潭畔路,不知更掃幾番松。
墜殻紛紛滿樹間,更拋墻外費防閑。暗中仍被揶揄笑,此老冬烘可熱瞞。
先生詩酒令俱嚴,一掃哇簧與市簾。戶大才高今吏部,故應笑小更嫌甜。
老鶴收聲只自悲,夏然清唳警衰遲。不嫌汝伯無漆發,稍喜吾家有白眉。二尺檠邊能辦此,百花頭上更饒誰。隆乾衣缽須人繼,莫負樊川望阿宜。
更無一點涴鉛華,狀出冰枝糝玉葩。十絕頓令儂北面,萬如元住子東家。自羞貧女釵邊朵,難傍宮人額上花。縱使朔風如鐵勁,未妨雪月照槎牙。
□□傳聞惡,邕宜守備孱。各宜更短制,未可靠巍冠。
八十瞎兼攣,形骸槁木然。不煩大司命,更算小行年。
先倩清風掃水軒,更呼涼月倒金樽。定知明府歸侵夜,縣郭留燈未閉門。
巧畫無鹽丑不除,此花風韻更清姝。從教變白能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少年走馬洛陽城,今作江邊瓶錫僧。說與虎頭須畫我,三更月里影崚嶒。
庭際安榴樹,花稀更可憐。青旌擁絳節,伴隨作神仙。遲日耿不暮,微陰眩彌鮮。一樽兼百慮,心賞竟悠然。
二更風薄竹,悲吟連夜分。村西遞余韻,應勝此間聞。
一花香十里,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斗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