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更立的詩詞(1380首)

    641 《咸淳庚午冬大雪遺安撫潛侍郎》 宋·賈似道

    玉立堂堂君子林,由來彥圣好于心。
    時和定是占書歲,賢居奚須更難任。
    上瑞以人夸自昔,太平有象適當今。
    莫令一片花飛卻,留取春光到綠蔭。

    642 《晚望》 宋·李長吉

    無數寒鴉來過鐘,物華心跡偶然同。
    不知海北江南路,更有愁人立晚風。

    643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644 《題陸賈大夫廟》 宋·梁竑

    劉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長鞭及馬腹。
    蠻夷大長夢不驚,海邊椎髻乘黃屋。
    江淮貔貅始閑暇,忍使驅令渡篁竹。
    陸生手持尺二組,喚起老子同分肉。

    645 《雨花臺》 宋·盧壽老

    輶車行曉快新游,更上雨花臺上頭。
    看不厭人渾是景,清無極處奈何秋。
    地完龍虎堂堂立,江泊鯨鯢滾滾流。
    一帶黃山是淮土,依然望弗見神州。

    646 《小說引子》 宋·羅燁

    傳自鴻荒判古初,羲農黃帝立規模。
    無為少昊更顓帝,相授高辛唐及虞。
    位禪夏商周列國,權歸秦漢楚相誅。
    兩京中亂生王莽,三國爭雄魏蜀吳。

    647 《錦石巖》 宋·某子發

    巉巉怪石錦鮮明,不假人為自織成。
    頻向水晶簾外立,泉聲那更雜溪聲。

    648 《慈感寺東軒》 宋·倪思

    水花風葉暮蕭然,靄靄云山帶暝煙。
    佇立東軒未能去,更看明月涌晴天。

    649 《游洞霄》 宋·聶兼善

    吾聞洞霄山水妙天下,繚白縈青勝圖寫。
    九重扃錀極深嚴,一岫寬閑更瀟灑。
    倚空天柱何孤高,諸峰羅立猶兒曹。
    長松怪石入題品,金堂玉室供游遨。

    650 《紀夢》 宋·錢舜選

    翠峰嵯峨三十六,寒泉落空響哀玉。
    甃花石路勢索紆,玉闌干護修筠綠。
    雪髯老人負紫瓢,金絲塵尾遙相招。
    紅螺酌酒湛碧,坐倚蒼石吹洞簫。

    651 《送程給事知越州》 宋·錢藻

    越水浸天云腳亂,越山洗露秋骨巉。
    山重水遠地萬頃,居者暇裕無毀讒。
    朝家左顧倚藩捍,提兵開府為立監。
    得吾耆老自青瑣,命書臨遣芝泥緘。

    652 《和黃叔萬游西湖韻》 宋·沈繼祖

    城西去天才尺五,溯游從之不修阻。
    西湖春水漲舊痕,葡萄盎盎浮春醑。
    魚成隊陣影虛游,禽呼友朋聲樂與。
    船行是處有佳趣,芳草和煙為斷浦。

    653 《曉上人還浙東》 宋·釋法平

    鳥宿柴門靜,更深別意傾。
    孤燈寒有暈,細雨夜無聲。
    渡曉人爭立,潮平櫓亂鳴。
    君今成獨往,老罷苦為情。

    654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元正啟祚舊時事,萬物咸新今日春。
    自是天機超妙化,何須更捋鬼頭市。
    攀北斗,倚南辰,唱拍相隨特地新。

    655 《頌古三首》 未知·釋欽

    八字打開,十分漏泄。
    孤危不立道方高,伎倆更無隨意說。
    別雖,南斗七兮北斗八。

    656 《贈徐鼎臣常侍》 宋·釋印粲

    不將才名暫時夸,人仰聲名遍海涯。
    月滿朝衣聽禁漏,更闌分直掃宮花。
    諫書未上先焚稿,御筆曾傳立草麻。
    見說下朝無一事,小池載葦學僧家。

    657 《答僧》 宋·釋永安

    汝問西來意,且過這邊立。
    昨夜三更時,雨要虛空濕。
    電影忽然明,不似蚰蜒急。

    658 《頌古二十七首》 宋·釋云賁

    兩手擎來教放下,空身立地更疑猜。
    根塵識界無尋處,多謝春風爛漫開。

    659 《無題》 宋·舒岳祥

    宇宙千年更帝霸,春秋萬世正乾坤。
    陰陽定位綱常立,於此推尋見本原。

    660 《長門怨》 宋·宋無

    金定咽滬蓮花梁,銀箭浮遲遲鳥泣。
    知更阿藍羅襪冰,暝對星河玉階立。
    內官唱漏催曉籌,芙蓉夢破燕支愁。
    起來汝罷窺繡戶,三十六院殘燭幽。

    * 關于更立的詩詞 描寫更立的詩詞 帶有更立的詩詞 包含更立的古詩詞(13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