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更潮的詩詞(464首)

    281 《陳節婦》 明·王祎

    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
    鄰娃不識面,千里隔窗紗。
    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門前有舶船,便欲為商去。
    歡好百年身,今年涉兩春。

    282 《夜阻江上》 明·吳稼竳

    風揭空江浪忽興,停舟斷岸石棱棱。
    遙聞野寺一聲磬,近辨漁家幾處燈。
    歸信不如潮有準,客程翻似夢無憑。
    薄寒誰為更衣計,閑殺中閨半臂綾。

    283 《舟中》 明·許邦才

    客子常明發,霜天正寂寥。
    移舟星在水,解纜月隨潮。
    往事流波駛,歸心帆影搖。
    更堪聞過雁,蘆荻共蕭蕭。

    284 《新添驛》 明·許邦才

    野館孤燈半滅明,江壖月落夜潮生。
    無端鄉思三更后,聽盡蕭蕭風雨聲。

    285 《西蘆詞》 明·袁袠

    秋雁集復飛,寒潮明更滅。
    日暮風起時,蘆子花如雪。

    286 《泊舟見桃花盛開》 明·張鈇

    旅況托尊罍,尊空愁更來。
    人隨春燕去,心與暮潮回。
    驛鼓青帆下,橋燈水市開。
    桃花明兩岸,翻訝入天臺。

    287 《送史明古過訪還吳江》 未知·張寧

    一燈新火映鄰扉,話盡殘更未解衣。
    元亮老嗟蕪業改,無功生怯醉鄉非。
    天孤遠雁和云斷,風急春潮帶雨飛。
    暫爾相逢便相別,只應清夢送君歸。

    288 《惜別》 明·張文柱

    惜別復惜別,殘更為爾遙。
    青楓薄命葉,黃柳斷腸條。
    天迥遲寒雁,江空急暮潮。
    秣陵煙雨際,留得鬢蕭蕭。

    289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90 《孟夏二十七日行田雜歌三首》 明·朱曰藩

    草閣南東霽海煙,萬家耒耜雨余天。
    更憐村婦多新餉,潮落平沙蛤蚌鮮。

    291 《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 明·邾經

    寂寞婁東寺,經過歲暮時。
    后凋霜柏古,亂點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龍門得老琦。
    十年今幾遇,早歲故相知。

    292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唐·李白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
    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并。

    293 《游金山寺》 宋·蘇軾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294 《望海樓晚景五絕》 宋·蘇軾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相顧雪成堆。
    従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295 《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留半歲既行作》 宋·蘇軾

    仲君豈弟多學,王子清修寡言。
    病后空驚鶴瘦,時來或作鵬騫。
    海角煩君遠訪,江源與我同來。
    剩作數詩相送,莫教萬里空回。

    296 《六和寺沖師閘山溪為水軒》 宋·蘇軾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

    297 《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宋·王安石

    干戈六代戰血埋,雙闕尚指山崔嵬。
    當時君臣但兒戲,把酒空勸長星杯。
    臨春美女閉黃壤,玉枝自蕊繁如堆。
    後庭新聲散樵牧,興廢倏忽何其哀。

    298 《離升州作》 宋·王安石

    相看不忍發,慘澹暮潮平。
    語罷更攜手,月明州渚生。

    299 《過法云寺》 宋·王安石

    路過潮溝八九盤,招提雪脊隱云端。
    金鈿一一花總老,翠被重重山更寒。

    300 《江上二首》 宋·王安石

    潮連風浩蕩,沙引客淹留。
    落日更清坐,空江無近舟。
    共看蒹葦宅,聊即稻梁謀。
    未敢嗟艱食,兇年半九州。

    * 關于更潮的詩詞 描寫更潮的詩詞 帶有更潮的詩詞 包含更潮的古詩詞(4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