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更味的詩詞(880首)

    761 《清夏堂》 宋·張镃

    去歲臨池未蓋堂,暑天來看已多涼。
    穿花鷺立青為繖,放櫂人眠錦作床。
    今夏好風簾影動,良宵閒坐月華香。
    低頭笑向闌干說,有汝詩中味更長。

    762 《題余仲祥松齋》 宋·裘萬頃

    芳妍桃李場,紛趨欻成蹊。
    長松坐偃蹇,遂爾不見知。
    平生異時人,不與俗轉移。
    蕭然塵埃中,擅此丘壑奇。

    763 《儀真和同官韻二首》 宋·劉宰

    簿書塵里見清揚,握手論心味更長。
    何日出林共歸去,故園花竹可游藏。
    顏徒自樂一瓢飲,漢殿爭陪萬壽觴。
    馬革裹尸成底事,要須高臥到羲皇。

    764 《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 宋·劉宰

    環坐正無悰,駢頭得嘉饋。
    鮮明訝銀尺,廉纎非蠆尾。
    肩聾乍驚雷,腮紅新出水。
    芼以薑桂椒,未熟香浮鼻。

    765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766 《送鐘元達赴馀杭》 宋·劉宰

    知音十九在巖廊,姓字高縣日月旁。
    視草祗今虛省署,種花聊復向河陽。
    困窮已甚情當察,富貴徐來味更長。
    梵宇仙宮最佳處,詩成數寄水云鄉。

    767 《章倉席上》 宋·劉宰

    官舍若幽居,四圍山水綠。
    中有超詣士,簿書厭拘束。
    邂逅文字飲,交契如金玉。
    朱弦發清音,紋楸理新局。

    768 《寄遠曲》 宋·趙汝鐩

    君馬踏邊塵,繡帷妾一身。
    仰天無過雁,俯水無游鱗。
    酒難獨自酌,蟻樽空浮春。
    食亦不知味,駝峰徒薦珍。

    769 《挽新昌俞夫人》 宋·劉黻

    我與令子交,道味見顏色。
    乃知貽教來,諄諄及岐嶷。
    世多諛墓文,令子序其實。
    范身唯禮閑,齊家本天則。
    子哀難盡書,母德更何極。
    寒風號古林,慈烏紅珉刻。

    770 《贈會稽尹醫師》 宋·林景熙

    相逢湖海說醫靈,學更參玄世味輕。
    薊子他年游碧落,空留藥市會稽城。

    771 《佩之惠筍干自稱玉版老師謂原博冬筍為吳山少》 明·李東陽

    玉版山深石路開,東軒真被籠盛來。
    飽諳南國煙霞味,不入長安酒肉堆。
    老覺禪心終苦淡,瘦看詩骨共崔嵬。
    叢林年少休相笑,脫卻緇衣更懶裁。

    772 《君表自西林還城中以詩二首為別》 宋·孔武仲

    巉巉廬阜秀侵天,有意登臨已十年。
    美味君才嘗一臠,明珠我欲探重淵。
    他時白首須歸隱,此去青云更著鞭。
    扶仗為公尋好處,往來同徑得參禪。

    773 《秘閣觀唐法帖呈同舍諸公》 宋·孔武仲

    雍熙真人金丹成,騎龍逍遙上太清。
    一時文物甚炳煥,至今高閣留崢嶸。
    道山不為人間設,千秋長鎮白玉京。
    蓬萊諸仙當閑暇,相邀初作升天行。

    774 《張秉叔出紫云回鑾圖以示坐客因為賦之》 宋·孔武仲

    開元太平無兵戎,真人味道希夷中。
    人間之樂已饒足,惟有青霄未追逐。
    坐中誰似葉先生,以氣為糧常辟谷。
    朝登員嶠夕昆侖,只與神游不要人。

    775 《入關山》 宋·孔武仲

    輕與兀兀乘朝暉,漸入山徑行逶迤。
    昨日喜與山相見,今日得與山相隨。
    山中老翁迎我笑,借問久矣來何遲。
    答云王都富且樂,四方車馬皆奔馳。

    776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777 《謝曾子長分餉臨江軍黃雀》 宋·晁公溯

    遠游旅食荒山里,竹鼠山雞污刀幾。
    鳴鞭走送來扣門,眼明忽見銜環子。
    江南今秋禾黍熟,場間啄穗驚不起。
    正緣一飽墮網羅,包里頭顱行萬里。

    778 《謝張文老餉酥》 宋·晁公溯

    清晨坐堂上,忽得故人書。
    近自玉壘州,遠餉金城酥。
    聞由笮都出,來與枸醬俱。
    開視靜如練,緘題投比珠。

    779 《燕閒》 宋·晁公溯

    四無市聲身燕閒,更居高明益清安。
    銅瓶水冷碧井凍,冰漿飯香白雪寒。
    味毋致和夏小正,仗當早歸漢從官。
    此身不愿奉朝請,但愿常甘藜藿盤。

    780 《陳公藻覓筍仍許作包子》 宋·陳棣

    玉版禪師來應供,錦繃稚子敢分珍。
    并包更藉桄榔屑,風味懸知定可人。

    * 關于更味的詩詞 描寫更味的詩詞 帶有更味的詩詞 包含更味的古詩詞(8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