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暮峰的詩詞(754首)

    81 《賦蓮花峰》 宋·張栻

    玉井峰頭十丈蓮,天寒日暮更清妍。
    不須重詠洛神賦,便可同賡云錦篇。

    82 《暮春泛西湖次口號韻呈程待制十首》 宋·陳造

    詩到雙峰自一家,紛綸仙卉雜天葩。
    幾時共載西湖去,千紙看公寫物華。

    83 《與德洪明甫伯與暮春六日同登烏飲於浴鴉池琴》 宋·李彌遜

    老懷不知春,但愛遠峰碧。
    乘高恣遐觀,未快雙目擊。
    稍為松根坐,遂與參井逼。
    女媧補天馀,墜此百煉石。

    84 《吳波亭相對數峰極可愛》 宋·李流謙

    吳波波上亭,一面列山屏。
    雨雨晴晴好,朝朝暮暮青。
    倦身無處著,醉眼為渠醒。
    便欲攜歸去,全勝腰萬釘。

    85 《同成父逸遠自桃花游龜峰復回桃花賦詩二首》 宋·趙蕃

    薄暮出龜峰,何嫌細雨沖。
    道邊方閉戶,溪閣正鳴鐘。
    客意冷如水,詩情哀似蛩。
    更思眠借榻,終夕聽淙淙。

    86 《春暮》 宋·王邁

    云頭紅上三竿日,煙際青來數點峰。
    桑椹熟時鳩喚雨,麥花黃后燕翻風。

    87 《暮春即事》 宋·王邁

    去頭紅上三竿日,煙際青來數點峰。
    桑識此行無可意,往來俱被打頭風。

    88 《送陳笠峰路教之燕》 宋·陳著

    笠峰秀甲東南郊,面勢雄特根基牢。
    上與日月星辰交,下走海脈通六鰲。
    蘊蓄玉金賁山毛,噴泄云雨蘇焦熬。
    之子生于其間擅英豪,重不輕試厚自韜。

    89 《疏影·千峰翠玉》 宋·陳允平

    千峰翠玉。
    送孤云伴我,羅窗清宿。
    拂曉憑虛,春碧生寒,衣單瘦倚筇竹。
    東風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

    90 《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 宋·何夢桂

    堪輿運玄化,萬物品彙分。
    狉狉鹿豕群,中吸五色麟。
    圣哲不出世,郊囿可能馴。
    粵從光岳分,鴻靈咸糾紛。

    91 《北高峰》 宋·董嗣杲

    旛竿裊影入青冥,暮鼓朝鐘鎮不停。
    劫火幾灰龕底像,西風兩減塔層鈴。
    市人祈福心苗異,廟祝求金口角靈。
    三十六變登絕頂,日中長玩七元星。

    92 《蘭陵王 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 元·邵亨貞

    錦江綠。
    長想秦城在目。
    瞿塘上、春水*船,十二遙峰翠如簇。
    羈懷未易觸。

    93 《蘭陵王 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 元·邵亨貞

    錦江綠。
    長想秦城在目。
    瞿塘上、春水*船,十二遙峰翠如簇。
    羈懷未易觸。

    94 《登武林高峰》 宋·釋智圓

    千尋堆冷碧,極頂絕塵蹤。
    雨霽聞清籟,云開見別峰。
    落泉噴怪石,驚鳥入深松。
    吟罷憑欄久,遙天起暮鐘。

    95 《二十日步上方廣寺觀蓮華峰云氣異甚》 宋·項安世

    曉發名溪莊,午飯馬跡庫。
    下車著芒鞋,扶杖陟罔路。
    碾槽深側足,石磴高舉步。
    初登黃茅嶺,稍入青箬霧。

    96 《游太玉峰》 宋·劉黻

    一秋吟不盡,才拙愧黃花。
    極目皆成市,論心有幾家。
    淡交期白發,清話證丹砂。
    卻憶分攜處,寒林集暮鴉。

    97 《丘大卿天柱峰圖》 明·張羽

    昔聞安期生,飄飖入秦京。
    上書三月初報罷,拂袖去作蓬萊行。
    卻笑叔孫通,俯仰咸陽城。
    長生亦何補,身后留空名。

    98 《題龜峰僧閣》 宋·艾性夫

    蘆竹叢高蔭石闌,菩提香遠出林端。
    雁聲忽斷梧桐雨,草閣秋深倚暮寒。

    99 《呂之壽詩到仍用前韻約為五峰之游同訪老人》 宋·丘葵

    客中枉佳句,三復喜還悲。
    冉冉歲暮矣,悠悠思何之。
    桐下不共往,梅花預作期。
    地爐風雪夜,同訪五峰緇。

    100 《寓龍峰遣興》 宋·釋紹嵩

    可要棲身向薜蘿,閑門空掩半庭莎。
    天寒日暮游人少,花落僧禪覆地多。
    六尺屏風遮宴坐,數椽月屋愛巖阿。
    我今客氣渾消盡,無奈千莖鬢雪何。

    * 關于暮峰的詩詞 描寫暮峰的詩詞 帶有暮峰的詩詞 包含暮峰的古詩詞(7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