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暝色的詩詞(384首)
101
《秋日病起有述》 明·王世懋
江城蕭瑟思堪哀,斜日高樓暝色催。
短發經秋如落葉,壯心離夢似寒灰。
百年自傍愁邊枕,萬事從傾病后杯。
和喜蓬蒿余小徑,月明時喚酒人來。
102
《丙子除夕九江公署作》 明·王世懋
客散空堂鼓角余,還從小吏問爰書。
浮蹤豈為江山住,傲骨都隨歲月除。
暝色寒侵雙鬢薄,雨聲殘入一燈疏。
年來倍有東流感,不是天涯恨索居。
103
《東野故居》 宋·陳必復
先生高隱地,遺跡尚堪尋。
出郭只疑近,入村還覺深。
秋光淡平野,暝色帶遙吟。
幾度祠邊過,詩成不敢吟。
104
《江心寺》 宋·陳某
誰把袈裟筑半峰,倚云樓閣打天鐘。
東西塔上自分嶼,風雨聲中忽見龍。
隔岸愁吹孤戌角,歸鴉寒立夕陽松。
舊時行殿成荒土,煙草萋萋暝色重。
105
《初冬郊行》 宋·范浚
空闊野云疏,行行思郁紆。
露花啼晚菊,風葉舞高梧。
日落牛羊下,天寒雁鶩呼。
卻回南澗路,暝色擁蓬廬。
106
《七臺山》 宋·何鎬
一上青云梯,杖藜披素襟。
追隨同聲客,不作殊方音。
過雨飛重泉,積煙昏茂林。
疊嶂杳峭崿,竦峰起嶇嵚。
107
《舟回練塘》 宋·蔣恢
柁轉秋塘迥,寒光徹萬尋。
葉聲風外急,吟思雨中深。
白發存公道,青山適素心。
疏鐘何處起,暝色正沈沈。
108
《古詩》 宋·龐謙孺
西風正浩蕩,出門無所尋。
強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
傍籬見南山,經旬阻秋霖。
豈不欲傲游,慮此泥濘深。
109
《山中四首》 宋·釋圓悟
暝色斂平川,云歸日已夕。
閒行信杖藜,倦坐憩苔石。
花亦滿意紅,草自無心碧。
吾亦樂吾年,人生不滿百。
112
《十詠圖·聞砧》 明·張維
遙野空林砧杵聲,淺沙棲雁自相鳴。
西風送響暝色靜,久客感秋愁思生。
何處征人移塞帳,實時新月落江城。
不知今夜搗衣曲,欲寫秋閨多少情。
113
《簡耕月》 宋·張煒
一犁將暝色,月下自耕耘。
為適能吟趣,非干力穡勤。
草芟心地闊,苗揠世情分。
莘野如膺詔,新詩就獻君。
114
《江行》 明·唵囕香公
暝色緣江路,炊煙縷縷生。
飄花知水定,坐鳥看人行。
翠嶺連雙驛,丹楓隔一城。
昔年清宴處,猶有踏歌聲。
115
《奉柬梅杜》 明·徹鑒堂
萬里長橋九節虹,一團暝色轉朣朧。
原多勝友居天上,更有同人在月中。
剪翠堂前湘竹冷,飛花殿里海棠紅。
年愁百二吾皇憫,卅載三旋并御風。
116
《蕪湖道中》 明·等慈潤公
江明分采石,柳暗夾橫塘。
驟雨菱茨亂,輕風禾黍香。
秋聲催雁鶩,暝色下牛羊。
遠道人煙少,偏令游子傷。
117
《良鄉夜宿》 明·丁起濬
古驛一燈深,蕭蕭車馬臨。
薄寒添暝色,入夜動鄉心。
戒寢預愁夢,喜晴翻量陰。
首涂才此夕,忽漫話家林。
118
《積雨懷屠田叔李賓父》 明·豐越人
秋來霽無時,江光夕如縷。
徘徊空郊云,蕭條雜飛雨。
曠望極暝色,疏花澹風渚。
層城有佳客,相思一延佇。
林霏莽復合,孤煙郁平楚。
何當遲皎月,長川下柔櫓。
119
《夜渡甌江》 明·侯一元
暝色度歸橈,長風動泬寥。
漸藏江岫月,正落海門潮。
委運同飄瓦,全生學緯蕭。
江湖易成夢,頓欲謝清朝。
120
《夜宿田舍》 明·華察
郊居觀獲罷,暝色滿荊扉。
歲事山田薄,人家茅屋稀。
荒原寒照斂,獨樹暮禽歸。
夜靜然燈坐,高窗黃葉飛。
* 關于暝色的詩詞 描寫暝色的詩詞 帶有暝色的詩詞 包含暝色的古詩詞(3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