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智慧的詩詞(91首)
41
《呈呂使君留卿》 宋·方回
大門昔有謠,呂氏一千中。
華胄所自出,恭惟齊太公。
君伯先郡王,張韓劉岳同。
百戰護諸將,易名稱武忠。
42
《讀金剛經》 宋·郭印
智慧比金剛,能碎諸煩惱。
良哉須菩提,為眾非草草。
再三立問端,一起復一倒。
要以撼瞿曇,俾之攄懷抱。
43
《觀音贊》 宋·釋惟一
耳門圓照,日月兩間。
悲原洪深,衣被四海。
方便智慧,靡不圓融。
見聞覺知,無能障礙。
人間天上獨優游,是則名為觀自在。
4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四大無埃,五蘊外來。
智慧尚歸父,因緣初不媒。
西山寒月下,東海夜潮回。
一一根塵妙觸事,千千手眼隨宜開。
眾生世界了如幻,影像那涴吾靈臺。
51
《緣識》 宋·宋太宗
我有真金色,常銀染不得。
我有智慧空,從頭即是實。
我有兜羅綿,豈受凡情墨。
勸爾世間人,善道須平直。
52
《緣識》 宋·宋太宗
天心即是道,佛心即是佛。
人生有善緣,修行豈廢力。
悟來瞬息間,曖昧藏五賊。
非干智慧中,虛妄不可得。
小乘尚執迷,大乘堪法則。
經教有明文,守白便知黑。
5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溟溟滄海浪濤深,霧蔽山巒不易尋。
紫蓋洞庭人駕鶴,虹霓城郭道為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無由智慧侵。
盡是同緣相引接,從容語話八仙心。
5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道者強名立,清虛隱顯深。
欲行千里路,別探一般心。
景象空天遠,何勞意馬尋。
玄談通智慧,曩動至從今。
5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道者強名立,清虛隱顯深。
欲行千里路,別探一般心。
景象空天遠,何勞意馬尋。
玄談通智慧,曩動至從今。
5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理路達三清,非是尋常取次名,此語不宗凡見識,籠羅大象顯昭明。
傍通照料周遮遠,異境凡從智慧生。
方丈室中誰口默,真心傳受一般平。
5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濟世勤行任百年,方知大道自昭宣。
休夸爭變黃金術,誰信空磨白玉穿。
智慧宜從高見識,陰功及物最彌堅。
是非達取此言語,宇宙常存隱圣賢。
5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抱一豈相差,方便門開智慧花。
神室分形添石髓,華池巨燄隱靈砂。
穹隆備實歸宗旨,釋意從容不是賒。
滋味勿教貪過度,必然混世老天涯。
5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飛騰自在莫教賒,坎女離男共一家。
無礙逍遙通智慧,將求利樂勿須夸。
靈根就看和春雪,神室之中有絳砂。
彼是彼非堪可重,常娥倚樹笑唅呀。
* 關于智慧的詩詞 描寫智慧的詩詞 帶有智慧的詩詞 包含智慧的古詩詞(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