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普通的詩詞(84首)

    41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42 《詠五臺》 唐·王通

    縹緲蓬萊未足夸,海峰孤絕更無加。
    入門已到三摩地,攜手同游千歲沙。
    碧玉鏡開金菡舊,珊瑚樹宿白頻迦。
    殷勤童子能招隱,共采芝茵和紫霞。

    43 《暮春聯句九首》 宋·許月卿

    寸心元有雨,八面更當風。
    精衛海能涸,杜鵑天可通。
    君臣知有義,褒貶豈無公。
    一展霹靂手,九吞云夢胸。

    44 《宗皇帝挽章》 明·吳國倫

    只怪鈞天夢未通,帝星遙夜燭冥蒙。
    金輿罷幸三芝館,玉幾深憑五柞宮。
    遺詔普天俱朔雪,望靈何地不悲風。
    鼎湖自有云龍會,虛使千官泣墮弓。
    ¤

    45 《偈頌四十一首》 宋·釋普寧

    拄杖子,無偏儻。
    遍界不曾藏,通身無影像。
    妖怪盡勦除,佛魔俱掃蕩。
    普天皇道無遮障。

    46 《圓相觀音菩薩瑞像頌》 宋·釋彥泯

    妙覺慈生主,身云瑩碧霞。
    光輪停夜月,瓔珞綴千花。
    無車臉心普,分形應類差。
    圓通斯第一,名號遍恒沙。

    47 《偈頌六十七首》 宋·釋原妙

    大限九旬,小限七日。
    粗中有細,細中有密。
    密密無間,纖塵不立。
    正恁麼時,銀山鐵壁。

    48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49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50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巔,一名勝》 宋·范成大

    勝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導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羅布界繽相迎。
    圓景明暉倚云立,艴如七寶莊嚴成。
    一光未定一光發,中有墨像隨心生。

    51 《知命弟觀音贊》 宋·黃庭堅

    普陀巖大圣,應身三十二。
    慈悲視眾生,八萬四千眼。
    救一切苦難,八萬四千聲。
    依歸觀世音,是先得道者。

    52 《滿庭芳·命似清風》 宋·無名氏

    命似清風,性如朗月,瑩然獨見輝輝。
    靈光普照,何日不歸依。
    常在無明之處,任升騰、斗轉星移。
    通真理,不無不有,動靜應神機。

    53 《武夷歌》 宋·白玉蟾

    天下武夷兮第一山溪,升真有洞兮大王天柱交相齊。
    不知何年中秋兮玉帝賜宴會曾孫,幔亭結云霞兮彩橋跨虹霓。
    欲訪仙跡兮搜剔地靈,遡洄乘舟兮陟險杖藜。
    身輕欲生羽翰兮們煙蘿而躡天梯,下視人境杳邈兮但見亂峰參錯相高低。

    54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
    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贔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
    攀捫步步足難移。

    55 《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元·楊維楨

    於王氣,涂之岡。
    五百祀,皇陵藏。
    火流烏,星流紅,駕生圣人應天祥。
    圣人生,六合一統天下昌。

    56 《次韻邦直通判少尹題普現堂見簡之什》 宋·李彌遜

    飽知世路厭陳人,分得僧窗寄此身。
    戴月筍輿成獨往,緣云藜杖與誰親。
    足間優缽藏千界,掌上庵摩等一塵。
    賴得詩翁來著語,五松從此有知津。

    57 《施磨衲與惠因長老》 宋·曹勛

    三韓山川悉漢地,其中佛法亦復然。
    王子義天不思議,剪除須發作佛事。
    東渡參問三乘法,無為分與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凈人,有僧蒞敬能攝受。

    58 《贈張煉師二首》 宋·曹勛

    護幄通明殿,仙階貴可知。
    塵凡聊混跡,功行欲康時。
    明月丹崖路,秋風白玉墀。
    行聞普濟居,飛步萬真期。

    59 《和制帥》 宋·王之望

    按部經時走四封,云山有路寶巖通。
    普賢相對圓光裹,摩詰不離方丈中。
    喜有篇章交寄遠,恨無羽翼可凌空。
    來詩忽作蛟龍吼,三日能令兩耳聾。

    60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 關于普通的詩詞 描寫普通的詩詞 帶有普通的詩詞 包含普通的古詩詞(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