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普度的詩詞(48首)
22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23
《臨江仙》 宋·曾慥
子后寅前東向坐,冥心琢齒鳴鼉。
托天回顧眼光摩。
張弓仍踏弩,升降轆轤多。
三度朝元九度轉,背摩雙擺扳弩。
25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26
《龍井題名記》 宋·秦觀
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
龍井有辨才大師,以書邀余入山。
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則曰:“以不時至,去矣。
”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毫發。
月夜寫景訪友
27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28
《太湖山》 宋·黃圭
一帶回環底處山,勢如飛楫下平川。
須知欲到菩提岸,好是常懸般若船。
纜向龍湖宏利濟,撐從苦海度人天。
當年普照如乘此,無復須巾撒向前。
29
《大悲觀音栴檀像》 宋·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凈,以不二相觀三界。
30
《題法華山天衣寺》 宋·曾會
十里湖光十里松,松陰路到十高峰。
窗看渡口隨湖月,樓聽云門度嶺鐘。
梁帝缽含山雨潤,普賢臺鏁蘚花重。
誰人的是忘機子,香稻寒蔬養瘦容。
31
《紀夢》 宋·鄭若沖
包抱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
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睹。
33
《奉和圣製除夜》 宋·晏殊
珠躔回碧落,絳燎燭青規。
瑣闥瓊簽度,層臺玉漏移。
納新皇澤普,順節圣情怡。
萬宇長安陌,鄉儺集此時。
34
《送羅必高赴省》 宋·楊萬里
印山先生羅天文,一卷周雅遺子孫。
一門三世六七人,月中桂枝斫到根。
近來書種將絕卻,兩度秋天虛一鶚。
今年有孫康鼎來,問天還我北斗魁。
35
《觀世音贊六首》 宋·黃庭堅
圣慈悲愿觀自在,海岸孤絕補陀巖。
貫花纓絡普莊嚴,度生如幻現微笑。
有一眾生起圓覺,即現三十二應身。
壁立千仞無依倚,住空還以自念力。
36
《沁園春·袞繡堂前》 宋·無名氏
袞繡堂前,福星開度,壽星入垣。
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輔,紹興臣鼎,平地神仙。
入秉鈞衡,出分藩屏,托住東南半壁天。
年來好,甚烽消萬里,塵靜三邊。
37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39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40
《壽邵陽唐倅二首》 宋·廖行之
君不見大士化身兜率天,地涌兩足雙金蓮。
光明照耀十方界,至今猶記周昭年。
當年剎利西王國,才見薰風入炎日。
菩提廣轉大法輪,普現寶身千百億。
* 關于普度的詩詞 描寫普度的詩詞 帶有普度的詩詞 包含普度的古詩詞(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