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普為人的詩詞(85首)

    21 《與石晝秀才過普照寺》 唐·朱慶馀

    問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潭黑龍應在,巢空鶴未還。
    經年為客倦,半日與僧閑。
    更共嘗新茗,聞鐘笑語間。

    22 《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 南北朝·薛道衡

    京洛重新年。
    復屬月輪圓。
    云間璧獨轉。
    空里鏡孤懸。

    23 《代美人愁鏡其二》 唐·李白

    美人贈此盤龍之寶鏡。
    燭我金縷之羅衣。
    時將紅袖拂明月。
    為惜普照之余暉。

    24 《獨游富陽普照寺》 宋·蘇軾

    富春真古邑,此寺亦唐余。
    鶴老依喬木,龍歸護賜書。
    連筒春水遠,出谷晚鐘疏。
    欲繼江潮韻,何人為起予。

    25 《雪夜幸趙普》 明·唐寅

    宋朝受命政維新,魏國稱為社稷臣。
    空使終年讀論語,如何不做托孤人。

    26 《奉和興宗臘日招賓浴普光》 宋·韓維

    嘉臘世所用,況今以令休。
    吾儕三四人,及辰為茲游。
    茲游豈其遠,東城大道周。
    松檜寒色靜,臺殿香氣浮。

    27 《游普向十首》 宋·陳造

    寺壁龍蛇石刻新,夔州十絕典刑存。
    鵝溪為卷湖山去,擬與詩人到處論。

    28 《普慈郡池板橋頹壞更為石橋》 宋·郭印

    蓮塘十畝方,中作長橋渡。
    荒荒歲月老,烈烈風雨蠹。
    板面拆已穿,梁脊橈而腐。
    我來日曳杖,往往不能步。

    29 《禪人寫師真請贊》 宋·釋慧遠

    畫也錯,贊也錯。
    不識蜆子笊籬,喚作普化木鐸。
    而今要且頭不是頭,腳不是腳。
    恐人無信,立此為約。

    30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身心廓如,手段卷舒。
    似華作蜜,如井覷驢。
    外不痕兮空印普應,中無象兮道環常虛。
    亡機孤坐兮自不為礙,把臂同行兮誰敢相疏。

    31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結夏方得五日,露柱卻知端的。
    勃跳撞入燈籠,普為諸人入室。

    32 《高唐賦》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
    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
    ”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為高唐之客。

    辭賦精選愛情神話

    33 《大悲觀音栴檀像》 宋·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凈,以不二相觀三界。

    34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35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36 《季梁諫追楚師》 先秦·左丘明

    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軍于瑕以待之。
    隨人使少師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漢東也,我則使然。
    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間也。

    古文觀止勸諫憂國憂民

    37 《歷代傳授歌》 宋·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38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巔,一名勝》 宋·范成大

    勝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導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羅布界繽相迎。
    圓景明暉倚云立,艴如七寶莊嚴成。
    一光未定一光發,中有墨像隨心生。

    39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時人須警覺,應道不癡顛。
    若牛并急馬,也只少他錢。
    今生還不足,來生又吃鞭。
    道人雖無事,不忍哭蒼天。

    40 《觀音畫贊》 宋·林之奇

    稽首補陀聞思修,千手千眼普供應。
    世人兩手及兩眼,眼見手捉各隨心。
    手一手眼無用處,即與駢拇枝指等。
    菩薩照用一時行,應以千心為主宰。

    * 關于普為人的詩詞 描寫普為人的詩詞 帶有普為人的詩詞 包含普為人的古詩詞(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