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晦晦的詩詞(701首)

    541 《戊申六月聞晦庵先生除兵部侍郎》 宋·汪莘

    韓范諸公各一時,賢豪久速系安危。
    從來功業知難就,未敢先賡慶歷詩。

    542 《次韻晦父喜雨詩》 宋·曹彥約

    何處鳴鳩只好音,誰家孝婦有冤心。
    古來禋祀關仍寂,今日兵饑憶華歆。
    王制不堪乖用仂,春秋從此卻書霖。
    君詩好似靈湫水,清絕無人測淺深。

    543 《次韻李晦父炎早梅》 宋·曹彥約

    華顛淡色催人老,造化無功春不早。
    翰林風月恣推排,萬馬一空三峽倒。
    冷暖從渠入世情,孤真為我參幽抱。
    單于未覺鼎鼐催,不與人間障煩惱。

    544 《老梅晦父改韻見貽走筆奉和》 宋·曹彥約

    有酒且莫斟,聽我歌一曲。
    所歌無長語,江梅倚修竹。
    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駒谷。
    粲粲能賦人,日日對高躅。

    545 《廖子晦以通書及龜山道鄉晦庵帖見惠》 宋·曹彥約

    文公垂憲墨淋浪,鼎立龜山更道鄉。
    家有一焉猶冠絕,寶茲三者見珍藏。
    來從疊嶂層巒里。
    置在光風霽月傍。
    收拾兵戎無一物,滿船空載有歸裝。

    546 《有懷昌谷老梅再次晦父韻兼贈仲元弟》 宋·曹彥約

    水邊籬落西湖老,結伴寒標歸計早。
    月昏香動幅巾時,鐵石廣平猶壓倒。
    新來昌谷闢藩墻,密花疏干添環抱。
    等閑詩酒奉周旋,何以文書頻苦惱。

    547 《正月晦夕夢中作偈覺但記其首兩句遂於枕上足》 宋·鄭清之

    是身本虛妄,覓主了無得。
    誰知日且間,顛到由六賊。
    茫茫前后際,生滅在空色。
    賊去主人歸,渾家不相識。

    548 《史制干晦甫挽詩》 宋·魏了翁

    菑川元自屬公孫,竟策詞場第一勛。
    理有是非寧撓奪,官無大小只憂勤。
    紛紛白地皆灘瀨,豁豁青天亡片云。
    滿腹詩書竟何用,泉臺曖曖日西曛。

    549 《長句簡敬叟季仙兼呈端夫申父晦仲》 宋·劉學箕

    士生樗散甘嘉遯,頫首衡敢尤怨。
    良朋益友肯顧臨,講貫漸摩篤辨。
    年來瘖啞瓶守口,俗子污人如避箭。
    論交謾說笑金蘭,厚貌深情半識訕。

    550 《秋晦有懷南仲正字》 宋·周文璞

    懷人幾日惡,況復值秋陰。
    天亦容清調,人難識素心。
    他鄉誰饋肉,永夜只聽琴。
    高詠龍泉碣,相從發至音。

    551 《辛未九日晦日》 宋·周文璞

    遺體即母身,哀哀勿重陳。
    一貽泉壤憂,兩見霜露晨。
    繁霜與重露,涂抹隨荊榛。
    身即未殞滅,強與松伯春。
    遂于搖落中,見此天地仁。
    玄鳥已辭社,蓐收方降莘。
    拭淚聲秋旻,何由酬艱辛。

    552 《九月晦齋宿太一宮都監姚高士示劉長翁及沁仲》 宋·程公許

    成擾東華車馬塵,煙霞何日拂衣襟。
    空花想銷浮反念,枯木猶能發至音。
    白鶴不來紅日暮,金鱗自躍碧潭深。
    五千言外無余旨,苦更研朱沈洗心。

    553 《九月晦齋宿太一宮都監姚高士示劉長翁及沁仲》 宋·程公許

    孤云縱跡混風塵,藹藹陽和滿一襟。
    招得鴛班同勝賞,肯教牛鐸嗣清音。
    庵當黛面雪霜峭,洞瑣玉臺煙雨深。
    何日與師攜手去,胎仙同看舞琴心。

    554 《揆初之日承父用晦以余前風登玉華樓玩月借宋》 宋·程公許

    防意由來似守城,澗潢潔祀及良辰。
    命名猶念記閭史,學道粗知存谷神。
    欲育蓼莪心楚愴,愧投木李句清新。
    何當共覓長生訣,去逐商顏四老人。

    555 《和晦庵先生定王臺韻》 宋·李曾伯

    前王千載后,奕代幾人來。
    漢事一抔土,湘祠數仞臺。
    山容青拱揖,樹影綠周回。
    客有登臨者,猶存陟屺哀。

    556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燒藥爐存草亦靈,煮茶灶冷水猶清。
    老仙一去無消息,只有飛泉落佩聲。

    557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桃花認得捕魚船,醉著歸來月滿川。
    山鬼已磨蒼玉碧,要留名字與風煙。

    558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家在清溪第幾峰,誰搴薜荔采芙蓉。
    漁歌未斷忽歸去,翠壁一重云一重。

    559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群仙曾此醉{左酉右光}船,插向蒼崖不記年。
    蕙帳夜寒聞鶴語,人民城郭自堪憐。

    560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宿雨留云被半巖,晴光飄散雪毿毿。
    沾衣不識骨輕重,下有老龍無底潭。

    * 關于晦晦的詩詞 描寫晦晦的詩詞 帶有晦晦的詩詞 包含晦晦的古詩詞(7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