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晚老子的詩詞(840首)

    741 《贈元暉》 宋·吳則禮

    南宮先生晚為郎,學語小兒說元章。
    屋下架屋安足數,突過鐘王妙如許。
    平生韻語何處有,瀾翻舊識論詩口。
    不落鈐錘或自憎,舉似癡心妄想兒真敝帚。

    742 《舊聞長沙城東梅塢甚盛近歲亦買園其間念欲一》 宋·張栻

    半生客荊楚,歷覽非一隅。
    寧知城東路,有此梅萬株。
    瘦馬路曉寒,清風起菰蒲。
    度溪上平坂,頓覺景物殊。

    743 《次韻胡學長喜雨》 宋·陳造

    胡君著述間,動作千載計。
    雅奧三百篇,挹取欲無藝。
    一源發至醇,萬象赴傲睨。
    平生笑此癖,論交惜晚歲。

    744 《送趙夷仲南歸》 宋·陳造

    離索老不堪,應接意多遻。
    愛者挽不留,惡者推不去。
    道人心如水,胡復生愛惡。
    方厭塵瞇眼,倏驚瓊為樹。

    745 《和黃預感秋》 宋·陳師道

    宿云護朝霜,秋陽佐殘暑。
    蠅癡驅復來,汗下拭莫御。
    庭梧自黃隕,風過成夜語。
    幸是可憐生,胡然遽如許。

    746 《與魏衍寇國寶田從先二侄分韻得坐字》 宋·陳師道

    將老蒙誤恩,受吊不受賀。
    欲起尚遲回,積閑習成惰。
    向來二三子,相與守寒餓。
    一日不可無,三歲安得過。

    747 《初歸筠莊蘇粹之以詩見貽次韻答之二首》 宋·李彌遜

    八尺茅茨老竹林,細償南北故園心。
    一溪止水清涵月,三日行云薄釀霖。
    歸計欲成猶恨晚,醉愁無賴正傷今。
    喚回柏子香中夢,屋角秋聲亂翠陰。

    748 《和張嵇仲秋日病中見示》 宋·李彌遜

    浮生一虛舟,流景半修夜。
    塵勞互牽挽,荏苒柏間麝。
    晚從農輔游,徑欲老閑暇。
    二年古陵陽,解后潁川霸。

    749 《送仲宗之建安》 宋·李彌遜

    老翁更事幾河沙,苦愛溪頭管物華。
    種竹成林心未足,買船載月思無涯。
    黃鶯喚友非多事,白鷺窺魚更可嗟。
    念子藍舁晚山里,可能來共拾馀霞。

    750 《再和》 宋·吳芾

    嗟我性拙疏,平生好泉石。
    好景與良辰,風清并月白。
    必對佳友朋,一尊陶永夕。
    雅志在輕肥,生笑公西赤。

    751 《詠梅棠》 宋·吳芾

    古人花譜名浮實,獨有海棠真第一。
    我家千樹足奇花,晚得此花尤杰出。
    每逢春色鼎來時,爭逞新妝媚晴日。
    渾如酒暈入香腮,宛似胭脂施玉質。

    752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753 《送賈可封隨郭帥還西城三十韻》 宋·王之望

    峴山之陽漢江浦,黃花九月迷村塢。
    故人船上初識君,白酒黃雞對樽俎。
    坐中意氣最相親,便許論交輸肺腑。
    君時方壯我尚少,杯酒相逢各豪舉。

    754 《送樊漕移帥瀘南》 宋·李流謙

    金龍直歲當玄冥,憶公剖竹江陽城。
    碧雞坊中駐千騎。
    裁詩餞送雙旌行。
    逢人到處說項斯,豈賤子故唯先盟。

    755 《送張漢州赴召》 宋·李流謙

    詔書揮翰日邊來,蜀有巨儒星杓魁。
    胸中深博布河漢,舌底霹靂降霆留。
    先天溯流得絕派,大物不敢藏胚胎。
    回薄一氣在籠絡,奇神怪魃生愁哀。

    756 《野步》 宋·姜特立

    晚來行野色,晴意滿江山。
    舊得貧中樂,今於老后閒。
    淵明五柳下,顏子一瓢間。
    此道如能會,孤標下可攀。

    757 《涂中雜興》 宋·李洪

    荔子如丹橄欖青,紅蕉葉落古榕清。
    溫湯浴罷晚風快,老酒傾盆醉月明。

    758 《游隱清》 宋·樓鑰

    瀑泉奔放石坡陀,回首清游歲幾何。
    腳力不如前日健,詩盟還喜故人多。
    滕王閣上無韓子,還景樓中欠老坡。
    不謂鄙言成宿識,偶因晚涖得波波。

    759 《送吳參議》 宋·樓鑰

    才氣勇無前,人推季子賢。
    侯藩聯剖竹,制幕晚依蓮。
    勢利從身外,風流到酒邊。
    四明欣會遇,兩載得周旋。

    760 《次韻章樞密賦吳彩鸞玉篇》 宋·樓鑰

    文簫躡彩鸞,夜半恐不逮。
    山深忽呼名,驚喜不得退。
    仙謫無所逃,士貧何可耐。
    乃以三生緣,遂為二姓配。

    * 關于晚老子的詩詞 描寫晚老子的詩詞 帶有晚老子的詩詞 包含晚老子的古詩詞(8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