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曉望的詩詞(87首)

    61 曉望》 宋·楊萬里

    暑退誰當憶,秋生喜此逢。
    荒林失輕霧,寒日上危峰。
    忽有吟邊興,忘年鏡里容。
    不須無鮑謝,始得壇詩宗。

    62 《碧落堂曉望荷山》 宋·楊萬里

    荷山非不高,城里自不見。
    一登碧落堂,山色正對面。
    如人臥平地,躍起立天半。
    指揮出伏兵,萬騎橫隔岸。

    63 《煙林曉望二首》 宋·楊萬里

    也沒炊煙也沒云,日光烘起楚山氣。
    卻將重碧施輕素,不見天工一筆痕。

    64 《楚城曉望》 宋·張耒

    鼓角凌虛雉堞牢,晚天如監絕秋毫。
    山川搖落霜華重,風日晴明雁字高。

    65 《吳山曉望》 宋·汪元量

    城南城北草芊芊,滿地干戈已惘然。
    燕燕鶯鶯隨戰馬,風風雨雨渡江船。
    小儒愁劇吟如哭,老子歌闌醉欲眠。
    一夜春寒花命薄,亂飄紅紫下平川。

    66 《和元樂銷暑樓曉望》 宋·陳師道

    遶郭溪山接四鄰,身輕步躡一梯云。
    圖南羽翮摶空見,倚北光芒入夜分。
    蕪沒池臺余故事,風流人物想前聞。
    翛然便欲移招隱,猿鶴還應怨舊群。

    67 《雪后思遠樓曉望》 宋·葉適

    臘盡凍初合,風花江欲平。
    急從高處賞,已向負前晴。
    莫與鬢爭白,試將身比清。
    樓頭接遠岫,歷歷正分明。

    68 《江亭曉望》 宋·王炎

    天在空蒙外,山橫杳靄中。
    潮翻江水白,日射海霞紅。
    旅食思鄉社,歸舟待便風。
    老懷誰共語,注目送飛鴻。

    69 曉望》 宋·晁公溯

    城上高樓出女墻,遙看初日尚蒼涼。
    松邊淅瀝風成響,草際晶熒露有光。
    樂歲共歌羊考牧,新春不與雁還鄉。
    圣時愿報收輿地,快自襄陽下洛陽。

    70 《至陳倉曉晴望京邑》 唐·盧照鄰

    拂曙驅飛傳,初晴帶曉涼。
    霧斂長安樹,云歸仙帝鄉。
    澗流漂素沫,巖景靄朱光。
    今朝好風色,延瞰極天莊。

    71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望曉》 唐·白居易

    休吟稽山曉,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南山青沈沈,東方白漫漫。

    72 《曉上天津橋閑望偶逢盧郎中、張員外攜酒同傾》 唐·白居易

    上陽宮里曉鐘后,天津橋頭殘月前。
    空闊境疑非下界,飄飖身似在寥天。
    星河隱映初生日,樓閣蔥蘢半出煙。
    此處相逢傾一醆,始知地上有神仙。

    73 《望曉詞》 唐·施肩吾

    攬衣起兮望秋河,濛濛遠霧飛輕羅。
    蟠桃樹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無多。

    74 《奉和魯望曉起回文》 唐·皮日休

    孤煙曉起初原曲,碎樹微分半浪中。
    湖后釣筒移夜雨,竹傍眠幾側晨風。
    圖梅帶潤輕沾墨,畫蘚經蒸半失紅。
    無事有杯持永日,共君惟好隱墻東。

    75 《霜天曉角(戊午十二月望安晚園賦梅上銀燭)》 宋·吳潛

    梅花一簇,花上千枝燭。
    照出靚妝恣態,看不足、詠不足。
    便欲和花宿,卻被官身局。
    借問江南歸未,今夜夢、難拘束。

    寫景離別

    76 《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寫景寓理

    77 《和望曉》 唐·白居易

    休吟稽山晚,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南山青沉沉,東方白漫漫。

    78 《宿建封寺,曉登盡善亭,望韶石三首》 宋·蘇軾

    雙闕浮光照短亭,至今猿鳥嘯青熒。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魚龍舞洞庭。

    79 《宿建封寺,曉登盡善亭,望韶石三首》 宋·蘇軾

    蜀人文賦楚人辭,堯在崇山舜九疑。
    圣主若非真得道,南來萬里亦何為。

    80 《宿建封寺,曉登盡善亭,望韶石三首》 宋·蘇軾

    嶺海東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錫玄圭。
    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東來隱會稽。

    * 關于曉望的詩詞 描寫曉望的詩詞 帶有曉望的詩詞 包含曉望的古詩詞(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