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曉徑的詩詞(398首)

    381 《江雨》 宋·晁公溯

    江草被霜槁,江云隨雨飛。
    稍看沾徑濕,故作映空微。
    曉浪初吹浦,春泥未污衣。
    南征羨鴻雁,獨有故鄉歸。

    382 《次韻葉秀實縣治環翠亭》 宋·陳棣

    畏途蹤跡幾間關,浩氣空存天地間。
    沈湎恨無千日醉,浪游贏得半生閒。
    觀書尚喜眼如月,搜句誰憐肩聳山。
    三徑曉來添逸興,柳梢桃色報春還。

    383 《采菊》 宋·黃庚

    籬東閑采菊,三徑碧苔深。
    曉露冷雙屐,秋風香一襟。
    餐英供小酌,嗅蕊伴清吟。
    會得悠然處,方知靖節心。

    384 《隱居》 宋·黃庚

    編茅卜隱讀書林,門掩蒼苔一徑深。
    當戶曉山長識面,臨窗夜月獨知心。
    花圍錦繡翻紅影,竹列瑯玕舞翠陰。
    別是一般清富貴,何須滿塢積黃金。

    385 《謁冷朝奉路逢王才元舍人同在》 宋·李復

    曉路髯翁已我先,清時有味獨君偏。
    柳深門掩徑未掃,花落鳥啼人尚眠。
    顛倒著衣驚應客,咄嗟解榻遽張筵。
    云開日影斜閶闔,悵望歸程急馬鞭。

    386 《李氏園》 宋·李復

    城近斜臨南郭路,地寬分得奉誠園。
    垂竿引水穿回徑,種竹成陰補壞垣。
    曉露不收荷已敗,新霜將落柿初繁。
    天晴野曠秋風厲,借榻虛堂負午暄。

    387 《興德寺逢張居士》 宋·李復

    掃葉開新徑,攜瓶汲曉泉。
    偶逢巖下客,來問室中禪。
    鳥去空還寂,薪窮火自傳。
    四方行已徧,歸老舊林邊。

    388 《雨中作》 宋·李覯

    群陰侮陰德,雨陣春嘈嘈。
    白曉慘成夜,瓦口生飛濤。
    凝云列{左韋右肖},冷氣攢衣刀。
    徑鬧有松竹,庭臥唯蓬蒿,

    389 《倦夜再用前韻》 宋·釋寶曇

    饑鼠方吟屋,飛蚊已噆膚。
    稍虛燈火讀,徑作壁魚枯。
    辟戶從風入,移床就月鋪。
    曉鐘殘暑破,依約在西湖。

    390 《建溪青玉峽云際寺》 宋·釋文珦

    飛瀑掛晴霓,山門對小溪。
    曉行青玉峽,時聽白猿啼。
    野竹樊蕉徑,修桐間茗畦。
    儻容分席地,便此卜幽棲。

    391 《巾山題客舍壁》 宋·舒岳祥

    曉行風露清,夾徑草蟲鳴。
    虎近常行市,雞啼早出城。
    路長終是到,世險自難平。
    學得王陽術,黃金可立成。

    392 《次韻姚粹正月三日游山道中口占》 宋·蘇頌

    車馬西郊踏曉光,城隅一徑繞羊腸。
    泉流帶雪添膏脈,山色逢春變郁蒼。
    云外樓臺晴掛影,風前松檜遠飄香。
    仁祠久禱蒙嘉應,預慶農疇歲襲祥。

    393 《游保寧院練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題用業字韻》 宋·蘇頌

    寺本梁瓦棺,地臨吳建業。
    何人構虛亭,勝概壓危堞。
    巖扃豁常開,江練靜相協。
    洪濤雖震騰,迅流終妥帖。

    394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395 《和景孟宿山中》 宋·孫應時

    倦行白雨翠云中,投宿禪房聽曉鐘。
    彈壓山川詩未老,留連巖壑興何濃。
    回看塵世頻三嘆,上徹天關更幾重。
    徑欲乘風此仙去,時時笙鶴下前峰。

    396 《次韻李大著春日雜詩十首》 宋·喻良能

    屯云初解駁,曉日有晶輝。
    城郭紅塵軟,江湖春水肥。
    小舟浮綠凈,芳徑步熹微。
    起我故山思,多慚未拂衣。

    397 《和張思濟縣尉韻二首》 宋·袁說友

    作計尋山徑,論交獨兩生。
    相過真有意,多病只垂情。
    老怯終年別,詩煩一夜程。
    懷思幾秋夢,月落曉溪橫。

    398 《王氏山居》 宋·袁說友

    豆粥通幽徑,松杉蔽野門。
    眼空樓外碧,身落洞前村。
    荷靜風巖曉,梅開雪月昏。
    環山書未卷,林薄鳥聲喧。

    * 關于曉徑的詩詞 描寫曉徑的詩詞 帶有曉徑的詩詞 包含曉徑的古詩詞(3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