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是看的詩詞(4435首)

    441 《答盧仝結交詩》 唐·馬異

    有鳥自南翔,口銜一書扎,達我山之維。
    開緘金玉煥陸離,乃是盧仝結交詩。
    此詩峭絕天邊格,力與文星色相射。

    歸隱頌揚抒懷壯志未酬

    442 《同舍弟恭歲暮寄晉州李六協律三十韻》 唐·呂溫

    古人猶悲秋,況復歲暮時。
    急景迫流念,窮陰結長悲。
    陽烏下西嶺,月鵲驚南枝。
    攬衣步霜砌,倚杖臨冰池。

    443 《戲贈靈澈上人》 唐·呂溫

    僧家亦有芳春興,自是禪心無滯境。
    君看池水湛然時,何曾不受花枝影。

    444 《同舍弟恭歲暮寄晉州李六協律三十韻》 唐·呂溫

    古人猶悲秋,況復歲暮時。
    急景迫流念,窮陰結長悲。
    陽烏下西嶺,月鵲驚南枝。
    攬衣步霜砌,倚杖臨冰池。

    445 《戲贈靈澈上人》 唐·呂溫

    僧家亦有芳春興,自是禪心無滯境。
    君看池水湛然時,何曾不受花枝影。

    446 《感懷》 唐·孟郊

    秋氣悲萬物,驚風振長道。
    登高有所思,寒雨傷百草。
    平生有親愛,零落不相保。
    五情今已傷,安得自能老。

    447 《送淡公》 唐·孟郊

    燕本冰雪骨,越淡蓮花風。
    五言雙寶刀,聯響高飛鴻。
    翰苑錢舍人,詩韻鏗雷公。
    識本未識淡,仰詠嗟無窮。

    448 《酬孫洛陽》 唐·張籍

    家貧相遠住,齋館入時稀。
    獨坐看書卷,閑行著褐衣。
    早蟬庭筍老,新雨徑莎肥。
    各離爭名地,無人見是非。

    449 《寄靈一上人初歸云門寺》 唐·張籍

    寒山白云里,法侶自招攜。
    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遙看處,秋風是會稽。

    450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唐·張籍

    選得閑坊住,秋來草樹肥。
    風前卷筒簟,雨里脫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藥歸。
    非因入朝省,過此出門稀。

    451 《春日留別(一作惜別)》 唐·張籍

    游人欲別離,半醉對花枝。
    看著春又晚,莫輕少年時。
    臨行記分處,回首是相思。
    各向天涯去,重來未可期。

    452 《哭丘長史》 唐·張籍

    曾是先皇殿上臣,丹砂久服不成真。
    常騎馬在嘶空櫪,自作書留別故人。
    詩句遍傳天下口,朝衣偏送地中身。
    最悲昨日同游處,看卻春風樹樹新。

    453 《感春》 唐·張籍

    遠客悠悠任病身,謝家池上又逢春。
    明年各自東西去,此地看花是別人。

    454 《月蝕詩》 唐·盧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歲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調黃鐘。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赑屃頑無風。
    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

    455 《寄男抱孫》 唐·盧仝

    別來三得書,書道違離久。
    書處甚粗殺,且喜見汝手。
    殷十七又報,汝文頗新有。
    別來才經年,囊盎未合斗。

    456 《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客答蛺蝶》 唐·盧仝

    君是輕薄子,莫窺君子腸。
    且須看雀兒,雀兒銜爾將。

    457 《詠懷二首》 唐·李賀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
    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
    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

    抒懷憤懣愁苦

    458 《馬詩二十三首》 唐·李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抒懷懷才不遇

    459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唐·李賀

    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
    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
    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詠物寫竹抒懷言志

    460 《惱公》 唐·李賀

    宋玉愁空斷,嬌饒粉自紅。
    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
    注口櫻桃小,添眉桂葉濃。
    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

    * 關于是看的詩詞 描寫是看的詩詞 帶有是看的詩詞 包含是看的古詩詞(44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