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是否的詩詞(564首)

    501 《喜弟觀得孫彌月數句識之》 宋·陳著

    我昔四十七,正室熊始抱。
    命蹇坐遲晚,不及含飴笑。
    今汝絕勝我,較我一年早。
    手撫宗嫡孫,況有眉壽老。

    502 《贈山月道士》 宋·姚勉

    山高月小赤壁游,夢中道士鶴掠舟。
    當時此鶴是君否,猶愛山月懸高秋。
    夜深萬籟寂不囂,金波行空爛將流。
    劃然一嘯拍欄玉,宇宙萬物皆浮漚。

    503 《送鄭編修罷任》 宋·姚勉

    江城雪作陰如莫,兒樣老翁啼塞路。
    云深日隱天不知,驅馬蕭蕭使君去。
    使君四海鄭村邊,人是白玉堂中仙。
    君謨政事文永叔,五花為筆蒲為鞭。

    504 《丁巳春言事四歸和朱子云賜詩韻》 宋·姚勉

    鯉魚書來上誰字,斗牛光中湖海士。
    梅花臘雪曾會面,桃李春風一彈指。
    剝書得詩意雄杰,鐘呂驚聞箏笛耳。
    懦夫有聞氣可作,奸諛未誅神已死。

    505 《題陳致中環溪》 宋·姚勉

    出門何所有,四面圍青山。
    是溪從山來,亦復茲回環。
    高人潁川君,結茅此中間。
    溪光挹瀲滟,溪響聽潺湲。
    四面勿著橋,往來聽渠艱。
    是名仙凡界,亦曰清濁關。
    可人送過溪,否則溪上還。

    506 《贈地理錢季實》 宋·何夢桂

    神仙地理無多訣,未用尋龍先看峽。
    次看峽內有明堂,外峽內堂垣氣結。
    交結深時垣氣牢,交結淺時垣氣洩。
    回看遠障起星峰,認得星峰是祖宗。

    507 《書草屋壁》 宋·蒲壽宬

    天地無終窮,萬物乃芻狗。
    勿夸杏為梁,何如甕作牖。
    昔聞巢氏民,仁義亦奚有。
    蠢蠢不識知,居居自醇厚。

    508 《羅稚川善畫作此贈之》 宋·趙文

    吾觀天地間,一一皆是畫與詩。
    渝川有二羅,畫得天地之英奇。
    大羅詩名撼湖海,小羅天機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搖毫造化已破碎,灑墨元氣為淋漓。

    509 《題童壽卿博雅堂》 宋·王炎

    會道莫如約,要識胸中真。
    講學亦貴博,不廢紙上陳。
    王充與李邕,世豈無若人。
    中秘未許見,市肆何所聞。

    510 《病題二首》 唐·徐鉉

    人間多事本難論,況是人間懶慢人。
    不解養生何怪病,已能知命敢辭貧。
    向空咄咄煩書字,與世滔滔莫問津。
    金馬門前君識否,東方曼倩是前身。

    511 《齊天樂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 元·邵亨貞

    離歌一曲江南暮,依稀灞橋回首。
    立馬東風,送人南浦,認得當年楊柳。
    梨花過后。
    悄不見鄰墻,弄梅纖手。

    512 《齊天樂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 元·邵亨貞

    離歌一曲江南暮,依稀灞橋回首。
    立馬東風,送人南浦,認得當年楊柳。
    梨花過后。
    悄不見鄰墻,弄梅纖手。

    513 《蘭陵王 歲晚憶王彥強而作》 元·邵亨貞

    暮天碧。
    長是登臨望極。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盡斜陽耿相憶。
    憑闌起嘆息。

    514 《蘭陵王 歲晚憶王彥強而作》 元·邵亨貞

    暮天碧。
    長是登臨望極。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盡斜陽耿相憶。
    憑闌起嘆息。

    515 《河傳 樂府十擬,弁陽老人為古人所未為·素》 元·邵亨貞

    一出新意矣。
    暇日先生以詞寄示,且徵予作,既又獲見橋李諸俊用所擬,益切奇出,閱誦累日無厭。
    因悟古人作長短句,若慢則音節氣概,人各不類,往往自民一家。
    至于令則律調步武句語,若無大相遠者,間有奇語,不過命以新意,亦未見其各成一家也。

    516 《河傳 樂府十擬,弁陽老人為古人所未為·素》 元·邵亨貞

    一出新意矣。
    暇日先生以詞寄示,且徵予作,既又獲見橋李諸俊用所擬,益切奇出,閱誦累日無厭。
    因悟古人作長短句,若慢則音節氣概,人各不類,往往自民一家。
    至于令則律調步武句語,若無大相遠者,間有奇語,不過命以新意,亦未見其各成一家也。

    517 《滿庭芳 戰公求問》 元·王哲

    逸志清虛,放心坦蕩,莫令煩冗縈牽。
    修身養性,隨分樂因緣。
    便是崇真奉道,甲丹內、長*靈煙。
    通閑趣,恬應得味,定許處長年。

    518 《滿庭芳 劉公索賢》 元·王哲

    智慧皆全,癡頑總至,兩般自是殊方。
    一能明哲,一個性迷荒。
    盡是靈中分定,各分別、此理昭彰。
    還知否,上人九竅,下沒膏盲。

    519 《虞美人 先生嘗云,余嘗從甘河攜酒一瓢,欲》 元·王哲

    肯與我酒吃否。
    余與之,先生一飲而盡。
    卻令余以瓢取河水,余取得水,授與先生,先生復授余,令余飲,余飲之,乃仙酎也害風飲水知多少。
    因此通玄妙。

    520 《黃景詠七十》 宋·陳藻

    我才弱冠出鄉閭,日漸回頭舊跡疎。
    惟有鄉閭才德士,記在心胸如記書。
    老來乍作龍門客,臭味訝君多似渠。
    講論前輩三數公,果然少壯皆群居。

    * 關于是否的詩詞 描寫是否的詩詞 帶有是否的詩詞 包含是否的古詩詞(5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