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昭昭的詩詞(762首)

    461 《次韻王彥昭感秋三首》 宋·張耒

    木落風高秋雁歸,初晴野水漲清伊。
    東流會向淮南去,憑寄秋來無限悲。

    462 《次韻王彥昭感秋三首》 宋·張耒

    年來詩酒最關身,滿酌休論薄與醇。
    愁見洛陽秋夜月,無情偏照不眠人。

    463 《次韻王彥昭感秋三首》 宋·張耒

    塵埃容易點吳衣,澤國秋來信息稀。
    想見淮南初木落,秋云秋水雁初飛。

    464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宋·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465 《遇昭瑞宮次韻 其二》 元·王冕

    金屋無人玉殿開,青蒲埋沒遍莓苔。
    舊愁隱隱隨煙浪,新恨綿綿入草萊。
    紅葉已隨流水去,黃門空憶看華來。
    東南富貴消磨盡,留得荒村古將臺。

    466 《遇昭瑞宮次韻 其一》 元·王冕

    紅花翠竹滿江皋,依約仙山駕巨鰲。
    月下每聽來鶴佩,云中時復見龍袍。
    西江日薄潮聲小,北極天開王氣高。
    咫尺山河移版籍,書生徒爾說英豪。

    467 《待昭二首》 宋·司馬光

    京洛風塵里,相逢眼盡青。
    故人多密近,誰誦四隅銘。

    468 《待昭二首》 宋·司馬光

    待詔久公車,囊裝半已虛。
    難文雖雅麗,未得似相如。

    469 《送昭遠兄歸陜》 宋·司馬光

    種種親頭白,帝城難少留。
    倚門應有望,列鼎本無求。
    清夜多歸夢,紅塵厭久游。
    此行殊捧檄,轅下五驊騮。

    470 《續作永昭陵挽詞五首》 宋·歐陽修

    王者居尊本無外,由來天下以為家。
    六龍白日乘云去,何用金錢買道車。

    471 《續作永昭陵挽詞五首》 宋·歐陽修

    苦霧霏霏著彩旗,猶排吉仗雜兇儀。
    常時鳳輦行游處,今日龍輴慟哭隨。

    472 《續作永昭陵挽詞五首》 宋·歐陽修

    都人擾擾塞康莊,西送靈車過苑墻。
    金鼎藥成龍已去,人間惟有鼠拖腸。

    473 《續作永昭陵挽詞五首》 宋·歐陽修

    素幕悠悠逼曉風,行隨哀挽出深宮。
    妃嬪莫向蒼梧望,云覆昭陵洛水東。

    474 《續作永昭陵挽詞五首》 宋·歐陽修

    叨陪法從最多年,慣聽梨園奏管弦。
    從此無因瞻黼,坐惟應魂夢到鈞天。

    475 《永昭陵挽詞三首》 宋·歐陽修

    與子雖天意,知人昔帝難。
    一言謀早定,九鼎勢先安。
    大舜仁由性,成湯治以寬。
    孤臣恩未報,清血但丸瀾。

    476 《永昭陵挽詞三首》 宋·歐陽修

    干戈不用臻無事,朝野多歡樂有年。
    便坐看揮飛白筆,侍臣新和◇梁篇。
    衣冠忽見藏原廟,簫鼓愁聞向洛川。
    寂寞秋風群玉殿,還同恍惚夢鈞天。

    477 《永昭陵挽詞三首》 宋·歐陽修

    行殿沉沉畫翣重,凄涼挽鐸出深宮。
    攀號不悟龍胡遠,侍從猶穿豹尾中。
    日薄山川長起霧,天寒松◇自生風。
    斯民四十年涵煦,耕鑿安知荷帝功。

    478 《和昭文相公上巳宴》 宋·歐陽修

    一雨初消九陌塵,秉蘭修禊及芳辰。
    恩深始錫龍池宴,節正須知鳳歷新。
    紅琥珀傳杯瀲灩,碧琉璃瑩水奫淪。
    上林未放花齊發,留待鳴鞘出紫宸。

    479 《拜昭陵出城,與張秘監閣老同里,臨行別承在》 唐·權德輿

    仲月當南呂,晨裝拜古林。
    逢君在東觀,不得話離襟。
    策馬緣云路,開緘扣玉音。
    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

    480 《摸魚兒 樓桑呼漢昭烈廟》 元·元好問

    問樓桑、故居無處。
    青林留在祠宇。
    荒壇社散鳥聲□,寂寞漢家簫鼓。
    春已暮。

    * 關于昭昭的詩詞 描寫昭昭的詩詞 帶有昭昭的詩詞 包含昭昭的古詩詞(7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