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昭曠的詩詞(63首)

    21 《答楊奉禮》 唐·韋應物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賓。
    不見三四日,曠若十馀旬。
    臨觴獨無味,對榻已生塵。
    一詠舟中作,灑雪忽驚新。

    22 《答楊奉禮》 唐·韋應物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賓。
    不見三四日,曠若十馀旬。
    臨觴獨無味,對榻已生塵。
    一詠舟中作,灑雪忽驚新。

    23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凡四十韻》 唐·杜甫

    老向巴人里,今辭楚塞隅。
    入舟翻不樂,解纜獨長吁。
    窄轉深啼狖,虛隨亂浴鳧。
    石苔凌幾杖,空翠撲肌膚。

    24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唐·錢起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25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師集大功也》 唐·柳宗元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
    既巾乃車,環蔡具來。
    狡眾昏嚚,甚毒于酲。
    狂奔叫呶,以干大刑。

    寫景春天抒情

    26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師集大功也》 唐·柳宗元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
    既巾乃車,環蔡具來。
    狡眾昏嚚,甚毒于酲。
    狂奔叫呶,以干大刑。

    27 《將之京國贈薛員外》 唐·李群玉

    黃葉下空館,寂寥寒雨愁。
    平居歲華晏,絡緯啼林幽。
    節物凋壯志,咄嗟不能休。
    空懷趙鞅嘆,變化良無由。

    28 《圣政紀頌》 唐·來鵠

    三皇不書,五帝不紀。
    有圣有神,風銷日已。
    何教何師,生來死止。

    29 《司天臺》 唐·李山甫

    拂云朱檻捧昭回,靜對銅渾水鏡開。
    太史只知頻奏瑞,蒼生無計可防災。
    景公進德星曾退,漢帝推誠日為回。
    何事曠官全不語,好天良月鎖高臺。

    30 《江行無題一百首》 唐·錢珝

    傾酒向漣漪,乘流欲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鄉人。

    31 《哭吳縣房聳明府》 唐·皎然

    仁人邁厚德,可謂名實全。
    撫跡若疏曠,會心極精研。
    履危節詎屈,著論識不偏。
    恨以榮級淺,嘉猷未及宣。

    32 《哭吳縣房聳明府》 唐·皎然

    仁人邁厚德,可謂名實全。
    撫跡若疏曠,會心極精研。
    履危節詎屈,著論識不偏。
    恨以榮級淺,嘉猷未及宣。

    33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34 《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 唐·吳筠

    泛舟太湖上,回瞰茲山隈。
    萬頃滄波中,千峰郁崔嵬。
    涼煙發爐嶠,秋日明帝臺。
    絕巔凌大漠,懸流瀉昭回。

    寫人詠史懷古贊美

    35 《北征賦》 兩漢·班彪

    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
    舊室滅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
    遂奮袂以北征兮,超絕跡而遠游。
    朝發軔于長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宮。

    辭賦精選紀行

    36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秋天寫景詠物菊花

    37 《詠懷八十二首》 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抒情

    38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39 《祭石曼卿文》 宋·歐陽修

    維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尚書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嗚呼曼卿!生而為英,死而為靈。
    其同乎萬物生死,而復歸于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賢,莫不皆然,而著在簡冊者,昭如日星。

    古文觀止祭文贊頌寫人抒情

    4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 關于昭曠的詩詞 描寫昭曠的詩詞 帶有昭曠的詩詞 包含昭曠的古詩詞(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