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春的詩詞(10905首)

    161 江晚景》 唐·張九齡

    江林多秀發,云日復相鮮。
    征路那逢此,心益渺然。
    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
    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

    春江景色

    162 《早野望》 唐·王勃

    江曠潮白,山長曉岫青。
    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羈旅寫景抒情思鄉

    163 園即事》 唐·王維

    宿雨乘輕屐,寒著弊袍。
    開畦分白水,間柳發紅桃。
    草際成棋局,林端舉桔槔。
    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

    寫景田園春天

    164 宮曲》 唐·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寒賜錦袍。

    唐詩三百首女子宮怨

    165 草宮懷古》 唐·劉長卿

    君王不可見,芳草舊宮
    猶帶羅裙色,青青向楚人。

    春天寫景懷古傷今

    166 夢》 唐·岑參

    洞房昨夜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思念

    167 怨》 唐·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唐詩三百首宮怨孤獨

    168 《代怨》 唐·劉方平

    朝日殘鶯伴妾啼,開簾只見草萋萋。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春天閨怨

    169 山夜月》 唐·于良史

    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春天游歷山水月亮

    170 《長安望》 唐·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生江上幾人還?(生 一作:來)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登高寫景思鄉

    171 《首逢耕者》 唐·柳宗元

    南楚候早,余寒已滋榮。
    土膏釋原野,白蟄競所營。
    綴景未及郊,穡人先偶耕。
    園林幽鳥囀,渚澤新泉清。

    春天田園思鄉

    172 《杭州望》 唐·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春天

    173 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春天西湖

    174 《代迎花招劉郎中》 唐·白居易

    幸與松筠相近栽,不隨桃李一時開。
    杏園豈敢妨君去,未有花時且看來。

    詠物寫花喻人

    175 風》 唐·白居易

    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風為我來。

    寫花春天

    176 《晚江晴寄友人/晚別》 唐·韓琮

    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
    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

    寫景思鄉懷人

    177 《惜詞》 唐·溫庭筠

    百舌問花花不語,低回似恨橫塘雨。
    蜂爭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楊惜金縷。
    愿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
    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

    春天惜花女子感傷

    178 《殘旅舍》 唐·韓偓

    旅舍殘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回憶長安愛國

    179 殘》 唐·翁宏

    又是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女子懷人

    180 《黃鶯兒·園林晴晝誰主》 宋·柳永

    園林晴晝誰主。
    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
    觀露濕縷金衣,葉映如簧語。
    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詠物舒懷

    * 關于春的詩詞 描寫春的詩詞 帶有春的詩詞 包含春的古詩詞(109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