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春秋筆的詩詞(475首)

    101 《送黎生下第還蜀》 宋·歐陽修

    黍離不復雅,孔子修春秋。
    扶王貶吳楚,大法加諸侯。
    妄儒泥於魯,甚者云黜周。
    大旨既已矣,安能討源流。

    102 《木蘭花/玉樓春》 宋·晏幾道

    秋千院落重簾暮。
    彩筆閑來題繡戶。
    墻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后絮。

    朝云信斷知何處。
    應作襄王春夢去。
    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103 《次韻劉春卿書懷》 宋·王之道

    老去宜安分,年來強競辰。
    功名雖自許,心腹欲誰陳。
    賴有金谿彥,相從錦水濱。
    詞華三鳳蔚,詩律八音純。

    104 《寄宋景濂》 元·楊維楨

    一代春秋付托顓,龍門太史筆如椽。
    山河大統三分國,正朔中華一百年。
    麒麟閣上登雄將,龍虎榜中收大賢。
    試問阮公高隱傳,誰填四十滿中篇?

    105 《謝馮濟遠惠端硯》 宋·李石

    學道本屢空,所積豈為貧。
    我生無長物,有輒恐累身。
    挾塊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與瓦礫親。

    106 《送藍吉州》 宋·趙蕃

    前歲公開府,鄰疆我適移。
    山坳深遣戍,齋閣遠投詩。
    去國哀王粲,逢人說項斯。
    春秋其我罪,觀過可仁知。

    107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108 《次韻汪卿》 宋·方岳

    霜洗梅花春滿握,夜寒吹老城頭角。
    瑣窗硯作離騷香,吐句不教花莫落。
    裁量要是修月手,我欲追隨慚筆閣。
    平生萬事不掛口,愛詩苦未厭溪壑。

    109 《恭和御制詩》 宋·馬廷鸞

    圣作巍巍泰華高,淋漓賜筆灑春膏。
    奎文河漢天垂象,藻思波瀾海駕鰲。
    淳化罕逢休嘆昉,大中親遇不夸绹。
    驪珠數十光盈把,何啻春秋一字褒。

    110 《暮春感興》 宋·宋庠

    九十芳期去不留,解痟何計貰珍裘。
    爐殘晉俗清明火,水冷山陰祓禊洲。
    風徑舞花催暮色,雨梁歸燕說春愁。
    離歸莫問年華事,賦筆悲于宋玉秋。

    111 《畢少董繙經圖詩》 宋·王铚

    我知君子有常心,誰謂春秋無定法。
    常心定法皆一途,萬變在前吾不惑。
    錦衣白馬青油客,回首傷心淪異域。
    縞帶喜贈延州來,一見渾如舊相識。

    112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113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 明·王稚登

    昔者薄游燕王都,燕人買駿皆買圖。
    汝南袁公善相骨,稱我一匹桃花駒。
    是時先帝論封禪,焚香日坐蓬萊殿。
    二三元老書不停,記室豎儒供筆硯。

    114 《和庫部李員外秋夜寓直之作》 唐·宋之問

    相庭貽慶遠,才子拜郎初。
    起草徯仙閣,焚香臥直廬。
    更深河欲斷,節勁柳偏疏。
    氣耿凌云筆,心搖待漏車。
    叨榮廁儔侶,省己恧空虛。
    徒斐陽春和,難參麗曲馀。

    115 《寄盧仝(憲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時作)》 唐·韓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辛勤奉養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116 《寄盧仝(憲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時作)》 唐·韓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辛勤奉養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117 《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 唐·劉禹錫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
    暫輟洪爐觀劍戟,還將大筆注春秋。
    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

    118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唐·白居易

    劉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習。
    是時相遇在符離,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跡親,寓居同縣日知聞。

    119 《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 唐·李商隱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
    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秋千。

    120 《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 唐·李商隱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
    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秋千。

    * 關于春秋筆的詩詞 描寫春秋筆的詩詞 帶有春秋筆的詩詞 包含春秋筆的古詩詞(4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