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春夢然的詩詞(722首)

    161 《次韻黃魯直寄題郭明父府推潁州西齋二首》 宋·蘇軾

    樹頭啄木常疑客,客去而瞋定不然。
    脫轄已應生井沫,解衣聊復起庖煙。
    平生詩酒真相污,此去文書恐獨賢。
    早晚西湖映華發,小舟翻動水中天。

    162 《次韻蔣穎叔》 宋·蘇軾

    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
    江上秋風無限浪,枕中春夢不多時。
    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后期。
    (蔣詩記及第時瓊林宴坐中所言,且約同卜居陽羨。
    )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

    163 《夢中絕句》 宋·蘇軾

    楸樹高花欲插天,暖風遲日共茫然。
    落英滿地君方見,惆悵春光又一年。

    164 《夢中作》 宋·陸游

    路平沙軟凈無泥,香草豐茸沒馬蹄。
    搗紙聲中春日晚,怳然重到浣花溪。

    165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166 《滿江紅·今古高情》 宋·無名氏

    今古高情,都緣在林泉江曲。
    知此身如幻,寧羨錦衣華屋。
    雅志偏憐雕浦月,達人豈羨金山玉。
    喜滿庭、花影日篩金,苔斑綠。

    167 《沁園春·自古神仙》 宋·無名氏

    自古神仙,隱跡終南,萬代流傳。
    說經臺上,針活枯柏,煉丹爐下,化女石泉。
    四皓商山,十老古洞,尹喜親聞道德篇。
    結庵處,有青牛系柏,白鹿升天。

    168 《木蘭花/玉樓春》 宋·無名氏

    曉煙生綠樹,聽葉底、數聲鶯。
    正節屆清明,蓂開七莢,夢葉長庚。
    橋門舊時冠帶,念短檠、讀盡夜深燈。
    文價乾坤推重,世紏父子同登。

    169 《春從天上來·識破榮枯》 宋·無名氏

    識破榮枯。
    萬事俱忘,宴處村墟。
    蓋世功名,掀天富貴,不免被物馳驅。
    嘆南柯夢里,斷送了、多少賢愚。

    170 《風琴》 宋·晁說之

    不植風琴二十年,僧來為我置齋前。
    欲教羇思殘春夢,吟落浮云共灑然。

    171 《高郵書事》 宋·晁說之

    飄然去國到他鄉,晝晷難移夜漏長。
    自恨旅懷多偪仄,誰教春夢遠顛狂。
    舒虹蕩月明珠過,積雪迷云小稻香。
    雙絕茲焉甘作客,只慚不得去勤王。

    172 《丁未春五首》 宋·劉克莊

    朝領諸儒上木天,夕同野老話茅椽。
    何須支枕思殘夢,宮錦漁簑總偶然。

    173 《試院書懷》 宋·陳與義

    細讀平安字,愁邊失歲華。
    疏疏一簾雨,淡淡滿枝花。
    投老詩成癖,經春夢到家。
    茫然十年事,倚杖數棲鴉。

    174 《次韻明仲幽居春來十首》 宋·劉子翚

    歸來十六巾新元,種得黃楠繞舊村。
    豈是翛然便遺物,吾衰不復夢修門。

    175 《定慧院海棠追和東超呈虞季然陳德夫》 宋·王之道

    春來何處無花木,偶向招提見君獨。
    一枝著雨濕紅妝,便覺群芳自塵俗。
    嚶嚶幽鳥競遷喬,皎皎系駒聊在谷。
    人生富貴會有日,莫以青云輕白屋。

    176 《曉鐘》 宋·強至

    縹緲驚春夢,鏗轟送曉聲。
    敲煙出野寺,催月下山城。
    窗映東方白,燈留半壁明。
    隱然馀韻在,群動已營營。

    177 《春晴》 宋·鄭剛中

    午夢悠揚一蝶輕,隔窗驚覺搗茶聲。
    偶然樽酒得佳趣,半夜花間燈火明。

    178 《春晚》 宋·鄭剛中

    寒雞不飽亦知鳴,布被堆中又五更。
    喚此枕邊煙浪夢,雜然風外鼓鐘聲。
    花籠宿霧方沖濕,窗識朝陽已弄明。
    盥濯是身無始業,一爐香火向三清。

    179 《春懷十首》 宋·汪莘

    神游何邊方,夢到迷處所。
    論世非秦漢,辨地豈吳楚。
    碧桃翳陽林,翠霞蔭清渚。
    鹍雞鳴化間,鸞鶴將儔侶。

    180 《四月癸已發潯陽館過濂溪飯于杏溪愒清虛庵宿》 宋·魏了翁

    旌旗陰里盛傳呼,春夢才醒一事無。
    草草山肴話朋友,依然白鶴故時吾。

    * 關于春夢然的詩詞 描寫春夢然的詩詞 帶有春夢然的詩詞 包含春夢然的古詩詞(7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