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去秋來的詩詞(925首)
782
《送詹尊師歸廬山》 元·揭傒斯
香爐峰色紫生煙,一入京華路杳然。
云碓秋閑舂藥水,雨犁春臥種芝田。
書憑海鶴來時寄,劍自潭蚊去后懸。
忽報歸期驚倦客,獨淹微祿負中年。
786
《江山萬里圖》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
787
《國師南巖詩》 宋·蔡如松
七閩山秀江逾碧,俗知禮義亡奸慝。
賊潮何事率淮民,擁眾南來稍蠶食。
椎埋卻冢荒徑里,醉飽呼天爛漁弋。
孽駒躡跡逞神怪,河海波騰云潑墨。
788
《訪張元明山齋》 宋·陳天麟
張侯詩似嶺云閑,飛鳥何心只念還。
醉裹有官如物外,眼前無客似山間。
來聽春枕連宵雨,看畫秋屏著色山。
老去此身無處用,固應容我作躋攀。
789
《二月晦游東屯拜少陵像》 宋·陳邕
飛飛鳴梟啄金屋,孔雀飲泉牛抵觸。
杜鵑喜免百巢嗔,鷦鷯強息一枝足。
燭天光焰幾許長,日眩東極升朝陽。
世人謾作詩老看,肩拍呂葛心羲皇。
790
《寄友》 宋·鄧牧
我在越,君在吳,馳書邀我游西湖。
我還吳,君適越,遙隔三江共明月。
791
《睢陽五老會詩》 宋·馮平
詔恩分務許優閑,肯借留都猙豸冠。
名宦儻來空擾攘,丘園歸去好盤桓。
醉游春圃煙霞暖,吟聽秋潭水石寒。
退傅況兼為隱伴,紅塵那復舉頭看。
792
《西湖為陳世崇餞行》 宋·壑大
我昔見君方成童,長吉才華驚鉅公。
人間科第不屑就,直使聲名聞九重。
乃翁引上凝殿,子虛不待他人薦。
入直承明凡幾年,天上奇書盡曾見。
794
《游洞霄》 宋·嚴嘉
帝子吹簫上瑤闕,靈妃跨鳳音塵絕。
行云山水跡依然,留伴九峰秋夜月。
閬苑宮前見玉真,許傳消息到金庭。
瓊姿一去丹霞□,紫桂蟠桃幾度春。
795
《贈畫山水陳兄》 宋·曾有光
眼前畫士蠶樣密,有如陳君萬才一。
少年識高畫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盡江山歸指點,寒林古嶂煙云斂。
若懸瀑布飛潺湲,樵人向晚歸山巔。
796
《海棠》 宋·張冕
海棠栽植遍塵寰,未必成都欲詠難。
山木瓜開千顆顆,水林檎發一攢攢。
初疑紅豆爭頭綴,忽覺燕脂眾手丸。
西蜀僧家根撥小,南荊宮舍樹支寬。
798
《對菊有感》 明·道原法師
百草競春色,惟菊以秋芳。
豈不涉寒暑,本性自有常。
疾風吹高林,木落天雨霜。
誰知籬落間,弱質懷剛腸。
不怨歲月暝,所悲迫新陽。
永歌歸去來,此意不能忘。
799
《暢情》 明·鄧羽
花無長在樹,人無長在世。
有花須常賞,有酒須當醉。
秋霜上鬢來,春風吹不去。
800
《俞將軍引》 明·郭真順
將軍開國之武臣,早附鳳翼攀龍鱗。
煙云慘淡蔽九野,半夜捧出扶桑輪。
前年領兵下南粵,眼底群雄盡流血。
馬蹄帶得淮河冰,灑向江南作晴雪。
* 關于春去秋來的詩詞 描寫春去秋來的詩詞 帶有春去秋來的詩詞 包含春去秋來的古詩詞(9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