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易者的詩詞(1014首)

    601 《送闞令之潭州寧鄉》 宋·梅堯臣

    秋風逆水急,掛席飛鳥輕。
    三江去雖遠,一日行幾程。
    朝辭洞庭岸,暮抵巴陵城。
    長沙古建國,地狹賦薄征。

    602 《送周介之學士通判定州》 宋·梅堯臣

    相公秉文武,視卒如嬰兒。
    今往佐其軍,豈不重撫綏。
    我有愚者慮,贈君臨路岐。
    相公居并州,拓土曾不疑。

    603 《書二客論呈李君錫學士》 宋·梅堯臣

    我慕杜挺之,磊落高世談。
    又愛王平甫,才雄天馬驂。
    二人相議評,最重李淮南。
    逶迤文館彥,委曲部政諳。

    604 《泰州王學士寄車螯蛤蜊》 宋·梅堯臣

    車螯與月蛤,寄自海陵郡。
    謂我抱余醒,江都多美醞。
    老來飲不滿,一醉已關分。
    甘鮮雖所嗜,易飫亦莫問。

    605 《依韻和胡武平懷京下游好》 宋·梅堯臣

    南國易悲愁,西風起高樹。
    枯荷復送雨,度雁寧知數。
    欲問北來音,系書復若故。
    冥飛杳無跡,弋者徒有慕。

    606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607 《送李學士河東轉運》 宋·梅堯臣

    重持使者節,北上太行行。
    未注螭頭筆,來賙塞下兵。
    朱轓邦伯至,黃綬縣官迎。
    臘雪臨關密,宵烽出堠明。
    山川壯汾晉,戎馬說幽并。
    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輕。

    608 《送楊明叔通判越州》 宋·梅堯臣

    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緣簡策。
    八月乘風入會稽,鏡湖細浪魚吹白。
    新除戚里外諸侯,況喜上賓開右席。
    明月樓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

    609 《送張圣民學士知登州》 宋·梅堯臣

    慕君才行美,風義亦倜儻。
    在遠恨未逢,既近不屢往。
    非以近為輕,恃易遂成曩。
    倏為東牟守,別我駐征鞅。

    610 《歲日旅泊家人相與為壽》 宋·梅堯臣

    舟中逢獻歲,風雨送余寒。
    推年增漸老,永懷殊鮮歡。
    江邊無車馬,監里對衣冠。
    孺人相慶拜,共坐列杯盤。

    611 《吳沖卿鼓契》 宋·梅堯臣

    暮契出,朝契歸,出入未嘗逢日暉。
    雄雌曾不離鍾室,百年刓弊知者稀。

    612 《依韻和李察推留別》 宋·梅堯臣

    我學猶肥腱,一食輒易厭。
    君何以名虛,每來車馬淹。
    經術素所淺,道義安得漸。
    獨有寒苦吟,可與前古兼。

    613 《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 宋·梅堯臣

    昔在洛陽時,共游銅馳陌。
    尋花不見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鎖塵埃,空壁斗蜥蜴。
    楸陰布苔綠,野蔓纏石碧。

    614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巖亭記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宋·梅堯臣

    天地磨今古,賢愚為埃塵。
    草樹易變改,山川無故新。
    眷言零陵守,白發駕朱輪。
    間來問遺老,俯跡哀昔人。

    615 《汝南江鄰幾云鄎南并淮浮光山有張隱枯種松檜》 宋·梅堯臣

    峨峨淮山上,中有隱者棲。
    不知松檜下,但見虎豹蹊。
    人群固已遠,樵客入猶迷。
    且奉子蘭養,應無抱玉啼。

    616 《和吳沖卿江鄰幾二學士王景彝舍人秋興》 宋·梅堯臣

    我謂蓬瀛客,清切不畏炎。
    及觀秋興篇,無遠此窮間。
    乃知天地大,節候無憂嫌。
    寒不為富減,暑不為貧添。

    617 《送劉定賢良下第赴廣陵令》 宋·梅堯臣

    劉蕡不登科,眾口誦其策。
    得者為之差,聞者為之惜。
    摧藏一時屈,論議千古白。
    至今簡篇中,一字不敢易。

    618 《依韻和永叔內翰西齋手植菊花過節始開偶書見》 宋·梅堯臣

    晝惜日易沉,夜惜月易曉。
    重陽種菊花,此意亦大好。
    所嗟時節晚,又失澆培早。
    開榮獨是遲,造化徒費巧。

    619 《姑蘇雜詠 洞庭山》 明·高啟

    朝登西巖望太湖,青天在水飛云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
    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

    620 《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啟

    八月望夜天如藍,海色卷霧山收嵐。
    玉盤元沉龍窟底,忽起萬丈誰能探。
    初來空中光尚濕,霜娥寒鬢風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氣秋相涵。

    * 關于易者的詩詞 描寫易者的詩詞 帶有易者的詩詞 包含易者的古詩詞(10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