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昏老的詩詞(1153首)
521
《題張秋蟾畫龍》 明·袁忠徹
張公畫龍人不識,筆法遠自僧繇得。
掛向高堂神鬼驚,恍忽電光飛霹靂。
想當渤澥開筆力,元氣霖霪浸無極。
吐吞霧雨川澤昏,摩蕩云雷太陰黑。
524
《雪浪石》 宋·蘇軾
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岱岳爭雄尊。
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
削成山東二百郡,氣壓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帳,崩崖鑿斷開土門。
525
《入寺》 宋·蘇軾
曳杖入寺門,輯杖挹世尊。
我是玉堂仙,謫來海南村。
多生宿業盡,一氣中夜存。
旦隨老鴉起,饑食扶桑暾。
526
《再游徑山》 宋·蘇軾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臥呼不覺。
覺來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古語云:孤云兩角,去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足慣曾行犖確。
529
《題寶雞縣斯飛閣》 宋·蘇軾
西南歸路遠蕭條,倚檻魂飛不可招。
野闊牛羊同雁鶩,天長草樹接云霄。
昏昏水氣浮山麓,泛泛春風弄麥苗。
誰使愛官輕去國,此身無計老漁樵。
530
《雪后書北臺壁二首》 宋·蘇軾
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
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檐。
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531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宋·蘇軾
炯炯明珠照雙璧,當年三老蘇程石。
里人下道避鳩杖,刺史迎門倒鳧舄。
我時與子皆兒童,狂走従人覓梨栗。
健如黃犢不可恃,隙過白駒那暇惜。
532
《和秦太虛梅花》 宋·蘇軾
西湖處士骨應槁,只有此詩君壓倒。
東坡先生心已灰,為愛君詩被花惱。
多情立馬待黃昏,殘雪消遲月出早。
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534
《次韻樂著作野步》 宋·蘇軾
老來幾不辨西東,秋后霜林且強紅。
眼暈見花真是病,耳虛聞蟻定非聰。
酒醒不覺春強半,睡起常驚日過中。
植杖偶逢為黍客,披衣閑詠舞雩風。
536
《其三》 唐·李賀
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
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
低迷黃昏徑,裊裊青櫟道。
月午樹無影,一山唯白曉。
漆炬迎新人,幽壙螢擾擾。
537
《感諷五首 其三》 唐·李賀
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
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
低迷黃昏徑,裊裊青櫟道。
月午樹無影,一山唯白曉。
漆炬迎新人,幽壙螢擾擾。
538
《感事》 宋·王安石
賤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豐年不飽食,水旱尚何有。
雖無剽盜起,萬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為,十室災八九。
540
《河北民》 宋·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
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
老小相攜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過者無顏色。
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錢無兵戎。
* 關于昏老的詩詞 描寫昏老的詩詞 帶有昏老的詩詞 包含昏老的古詩詞(11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