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昏嵐的詩詞(79首)

    1 《山中言事》 唐·方干

    日與村家事漸同,燒松啜茗學鄰翁。
    池塘月撼芙蕖浪,窗戶涼生薜荔風。
    書幌晝昏嵐氣里,巢枝俯折雪聲中。
    山陰釣叟無知己,窺鏡撏多鬢欲空。

    2 《句》 宋·晁公武

    銅梁山昏嵐翠重,石境水落灘聲遲。

    3 《碧落洞》 宋·唐介

    余生本孤拙,所志在云石。
    薄宦偶纏鎖,未遂林泉適。
    邇來備臺選,幸一當言責。
    狂愚抵罪辜,遽從遐徼謫。

    4 《入程鄉縣界》 宋·楊萬里

    長樂昏嵐著地凝,程鄉毒霧噀人腥。
    吾詩不是南征集,只合標題作瘴經。

    5 《江亭晚望》 唐·宋之問

    浩渺浸云根,煙嵐出遠村。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

    柳樹寫人懷戀

    6 《慈恩伽藍清會》 唐·韋應物

    素友俱薄世,屢招清景賞。
    鳴鐘悟音聞,宿昔心已往。
    重門相洞達,高宇亦遐朗。
    嵐嶺曉城分,清陰夏條長。

    7 《縣內閑居贈溫公》 唐·韋應物

    滿郭春風嵐已昏,鴉棲散吏掩重門。
    雖居世網常清凈,夜對高僧無一言。

    8 《同元錫題瑯琊寺》 唐·韋應物

    適從郡邑喧,又茲三伏熱。
    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潔。
    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間別。
    殿分嵐嶺明,磴臨懸壑絕。

    9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10 《游桃源一百韻》 唐·劉禹錫

    沅江清悠悠,連山郁岑寂。
    回流抱絕巘,皎鏡含虛碧。
    昏旦遞明媚,煙嵐分委積。
    香蔓垂綠潭,暴龍照孤磧。

    11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游道林岳麓寺題示》 唐·沈傳師

    承明年老輒自論,乞得湘守東南奔。
    為聞楚國富山水,青嶂邐迤僧家園。
    含香珥筆皆眷舊,謙抑自忘臺省尊。

    12 《南梁行(和二十二兄)》 唐·李德裕

    江南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清光。
    雜英飛盡空和景,綠楊陰重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13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14 《過荊門》 唐·李紳

    荊江水闊煙波轉,荊門路繞山蔥蒨.帆勢侵云滅又明,山程背日昏還見。
    青青麥隴啼飛鴉,寂寞野徑棠梨花。
    行行驅馬萬里遠,漸入煙嵐危棧賒。

    抒情感激

    15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16 《過荊門》 唐·李紳

    荊江水闊煙波轉,荊門路繞山蔥蒨.帆勢侵云滅又明,山程背日昏還見。
    青青麥隴啼飛鴉,寂寞野徑棠梨花。
    行行驅馬萬里遠,漸入煙嵐危棧賒。

    17 《題靈隱寺皖公院》 唐·鄭巢

    山寒葉滿衣,孤鶴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休為內殿期。
    嵐昏聲磬早,果熟喚猿遲。
    未得終高論,明朝更別離。

    18 《游天臺山》 唐·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唐詩三百首詠史懷古典故寫人

    19 《游天臺山》 唐·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20 《登江亭晚望》 唐·賈島

    浩渺浸云根,煙嵐沒遠村。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

    * 關于昏嵐的詩詞 描寫昏嵐的詩詞 帶有昏嵐的詩詞 包含昏嵐的古詩詞(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