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昏墨的詩詞(178首)

    161 《劉谷山》 宋·張嵲

    奉令事設險,茲山再經歷。
    歲暮陰云昏,雪后杉桂碧。
    修篁亞路低,老木參天直。
    下瞰穹谷中,眾樹紛若戟。

    162 《石鼓歌》 明·李東陽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163 《漫興(四首)》 明·李東陽

    老眼昏花懶看書,猶將朱墨校蟲魚。
    閑心自是難拋得,拋得閑心便有余。

    164 《題范烏程松桂亭》 宋·陳棣

    誰云宰邑難,宰邑有真樂。
    但知弦歌趣,永謝塵勞縛。
    琴堂吏驚散,晝日垂朱箔。
    燒香對棐幾,文史資優學。

    165 《戊辰冬和湯南萬韻》 宋·杜范

    我聞抱膝翁,高臥南中廬。
    方其未遇時,邈若與世疎。
    起來扶漢業,肉骨成豐腴。
    青簡萬世名,寒窗一編書。

    166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167 《丹青歌贈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 宋·方回

    世上若無鐘子期,破琴勿為俗子嗤。
    人間亦有王昭君,奈何眾女嫉蛾眉。
    我粗能詩子能畫,筆力豈不山可移。
    希聲絕色識者少,妾婦嗃嗃仍嘻嘻。

    168 《秋堂東軒》 宋·葛紹體

    新糊窗紙舊胡床,銅鴨煙昏硯墨香。
    淡翠屏風小瓶亞,芙蓉紅軃菊花黃。

    169 《次楊拱辰韻兼簡馮當可劉韶美》 宋·郭印

    窮居罕人事,來往斷交親。
    粗安鷦鷯居,靡求尺蠖伸。
    坐看柴門外,日飛車馬塵。
    誰能學桔槔,俯仰更隨人。

    170 《少虛用前韻見貽仍答二首》 宋·郭印

    別君歲月多,萬事皆非昔。
    天昏慘暮云,愁緒繁堪織。
    豈期成東鄰,日造芝蘭室。
    吟哦戒騷奴,揮灑驚墨客。

    171 《病目》 宋·李復

    昔年勤細書,廣博求多益。
    謂經手一抄,可勝讀數百。
    矻矻三十年,嘗廢寢與食。
    磨墨見硯穿,敗筆如丘積。

    172 《答晦步求飲》 宋·李復

    墨客高吟動碧云,蕢桴輕笑鼓雷閽。
    千尋自分遺樗散,百和何堪借棗昏。
    按劍夜光驚暗擲,揮弦流水喜新論。
    久聞逸興須酣發,愿看長虹出淥尊。

    173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174 《和甲辱秋夜讀書有感韻》 宋·孫應時

    物結相尋來,世事不足嘆。
    侯早知春秋,宿鳥各昏旦。
    百年相勞苦,且復加餐飯。
    堂堂白日在,擾擾浮云散。

    175 《昌國秩滿次陳糾祖行韻一首》 宋·王阮

    昔之督郵逐彭澤,今之督郵眷昌國。
    不令自賦歸去來,更以新詩祖行色。
    開緘墨濕雨蒙蒙,細讀字字含清風。
    塵埃三載足昏塞,一聽妙語還醒忪。
    持歸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間作佳話。
    非惟可詫陶淵明,亦愧當年督郵者。

    176 《路居士山水歌》 宋·王洋

    人年八十百慮昏,丈人耳目方聰明。
    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勝如年少時。
    老中強健閑中忙,經卷丹爐肘后方。
    金書千軸造理窟,赤城七篇談坐忘。

    177 《改秩注縣西歸過上饒見太守同年莫郎中》 宋·曾豐

    集英殿前始相識,公已策名上通籍。
    銀章朱紱爛映身,鑠我青前黯無色。
    上饒城里重相望,公已厭直辭周行。
    皂蓋朱幡炯當眼,鑠我墨綬昏無光。

    178 《春盡感懷》 明·程嘉燧

    一年春盡送春時,萬事傷心獨詠詩。
    夢里楚江昏似墨,畫中湖雨白于絲。
    空煩兒女啼書札,應有親朋覆酒卮。
    明日夏云徒極目,斷魂搖曳各天涯。

    * 關于昏墨的詩詞 描寫昏墨的詩詞 帶有昏墨的詩詞 包含昏墨的古詩詞(1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