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昏體的詩詞(133首)
122
《讀書吟示鉉》 宋·彭龜年
吾聞讀書人,惜氣勝惜金。
累累如貫珠,其聲和且平。
忽然低復昂,似絕反可聽。
有時靜以默,想見紬繹深。
124
《活人歌》 宋·釋印肅
大圣靈驗普庵圓,廣施含靈遇有緣。
信心清凈通靈感,萬病俱銷釋業愆。
文殊體,用普賢,活人歌裹現金仙。
126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12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二儀同根,萬物一源。
機活靜樞之臼,象成玄牝之門。
幽而不昏,湛而若存。
用妙觸而出礙,體至虛而無痕。
車轍出門而合度,桃李成蹊而不言。
12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湛存不渾,靈明不昏。
派分河漢底,流決崑崙源。
見聞了成一相,影響應空六根。
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用隨生滅,卻入真如之門。
叢林參飽三條篾,云夢等閑八九吞。
132
《病眼》 宋·王洋
寄身雖閑念未除,敵念賴有前賢書。
如何昏花接旬月,古史散落經耘鋤。
我知稟賦分量淺,費出稍泰尋空虛。
衣服飲食悉若此,耳目形體應相如。
133
《路居士山水歌》 宋·王洋
人年八十百慮昏,丈人耳目方聰明。
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勝如年少時。
老中強健閑中忙,經卷丹爐肘后方。
金書千軸造理窟,赤城七篇談坐忘。
* 關于昏體的詩詞 描寫昏體的詩詞 帶有昏體的詩詞 包含昏體的古詩詞(1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