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昏上的詩詞(1514首)

    41 《贈龍泉洞塵上人》 唐·李涉

    八十山僧眼未昏,獨尋流水到窮源。
    自言共得龍神語,擬作茅庵住洞門。

    42 《沙上月》 唐·鮑溶

    黃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煙不蕩,平平玉田冷空曠。

    43 《西上辭母墳》 唐·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詠物柳樹

    44 《西上辭母墳》 唐·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45 《送元緒上人游商山》 唐·姚合

    萬法空門里,師修歷幾生。
    過來心已悟,未到行彌精。
    溪寂鐘還度,林昏錫獨鳴。
    朝簪抽未得,此別豈忘情。

    46 《寄暉上人》 唐·姚合

    日出月復沒,悠悠昏與明。
    修持經幾劫,清凈到今生。
    林下知無相,人間苦是情。
    終期逐師去,不擬老塵纓。

    47 《旅次上饒溪》 唐·張祜

    碧溪行幾折,凝棹宿汀沙。
    角斷孤城掩,樓深片月斜。
    夜橋昏水氣,秋竹靜霜華。
    更想曾題壁,凋零可嘆嗟。

    48 《旅次上饒溪》 唐·張祜

    碧溪行幾折,凝棹宿汀沙。
    角斷孤城掩,樓深片月斜。
    夜橋昏水氣,秋竹靜霜華。
    更想曾題壁,凋零可嘆嗟。

    49 《安國寺贈廣宣上人》 唐·雍陶

    馬急人忙塵路喧,幾從朝出到黃昏。
    今來合掌聽師語,一似敲冰清耳根。

    寫山寫景隱居

    50 《汴上送李郢之蘇州》 唐·李商隱

    人高詩苦滯夷門,萬里梁王有舊園。
    煙幌自應憐白纻,月樓誰伴詠黃昏。
    露桃涂頰依苔井,風柳夸腰住水村。
    蘇小小墳今在否,紫蘭香徑與招魂。

    51 《汴上送李郢之蘇州》 唐·李商隱

    人高詩苦滯夷門,萬里梁王有舊園。
    煙幌自應憐白纻,月樓誰伴詠黃昏。
    露桃涂頰依苔井,風柳夸腰住水村。
    蘇小小墳今在否,紫蘭香徑與招魂。

    52 《旱魚詞上苗相公》 唐·姚鵠

    似龍鱗已足,唯是欠登門。
    日里腮猶濕,泥中目未昏。
    乞鋤防蟻穴,望水瀉金盆。
    他日能為雨,公田報此恩。

    53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唐·許棠

    天降賢人佐圣時,自然聲教滿華夷。
    英明不獨中朝仰,清重兼聞外國知。
    涼夜酒醒多對月,曉庭公退半吟詩。

    54 《上陌梯寺懷舊僧二首》 唐·司空圖

    云根禪客居,皆說舊無廬。
    松日明金像,山風向木魚。
    依棲應不阻,名利本來疏。
    縱有人相問,林間懶拆書。

    55 《金山寺空上人院》 唐·張喬

    已老金山頂,無心上石橋。
    講移三楚遍,梵譯五天遙。
    板閣禪秋月,銅瓶汲夜潮。
    自慚昏醉客,來坐亦通宵。

    56 《金山寺空上人院》 唐·張喬

    已老金山頂,無心上石橋。
    講移三楚遍,梵譯五天遙。
    板閣禪秋月,銅瓶汲夜潮。
    自慚昏醉客,來坐亦通宵。

    57 《贈上虞胡少府百篇》 唐·方干

    求仙不在煉金丹,輕舉由來別有門。
    日晷未移三十刻,風騷已及四千言。
    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冤。
    斂板塵中無恨色,應緣利祿副晨昏。

    58 《海上秋懷》 唐·吳融

    辭無珪組隱無才,門向潮頭過處開。
    幾度黃昏逢罔象,有時紅旭見蓬萊。
    磧連荒戍頻頻火,天絕纖云往往雷。
    昨夜秋風已搖落,那堪更上望鄉臺。

    59 《顧少府池上(一作顧少府池亭葦)》 唐·曹松

    池上分行種,公庭覺少塵。
    根離潮水岸,韻爽判曹人。
    正午回魚影,方昏息鷺身。
    無時不動詠,滄島思方頻。

    60 《依韻酬智謙上人見寄》 唐·李中

    性拙才非逸,同心友亦稀。
    風昏秋病眼,霜濕夜吟衣。
    鶯谷期猶負,蘭陔養不違。
    吾師惠佳句,勝得楚金歸。

    * 關于昏上的詩詞 描寫昏上的詩詞 帶有昏上的詩詞 包含昏上的古詩詞(15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