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明首的詩詞(914首)

    601 《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 宋·劉黻

    靜對松竹枝,一塵無相干。
    飲酒不至醉,讀書匪求官。
    畦瘠多種菊,采采亦可餐。
    衣冠背時樣,筆硯同歲寒。
    但求圣賢心,肯效兒女顏。
    紛紛往來者,笑我柴門關。

    602 《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 宋·劉黻

    人生特寄耳,何往非萍蓬。
    世挾智反愚,予謂拙乃工。
    淵明有姱節,高邁疏與龔。
    大抵豪杰士,所見處略同。
    簞瓢非遂窮,軒冕豈真通。
    倘不達至理,冥霧將奚從。

    603 《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 宋·劉黻

    扁舟溯西江,忽抵梅花州。
    二忠儼遺像,予愧非真儔。
    肝膽照冰雪,要亦狷者流。
    言直不砭時,掇禍貽親居。
    山禽似相盼,來往疑勸酬。
    闃坐生萬感,矯首觀前修。

    604 《次韻和鄧慎思謝劉明復重畫道林秋景二首》 宋·孔武仲

    鈴齊清話未更端,一埽禪林景趣完。
    縹緲已裝新殿塔,縈紆仍引外峰巒。
    冷風有意生空闊,密雪無聲下廣寒。
    平昔所游今在眼,凄涼疑是夢中看。

    605 《次韻和鄧慎思謝劉明復重畫道林秋景二首》 宋·孔武仲

    以詩博畫雖不費,要秋得冬如未完。
    恍疑霰雪滿天地,慘若暮氣迷峰巒。
    夜堂高張醉魂醒,暑館偶窺吟魄寒。
    筆端直與造化會,莫作人間毫素看。

    606 《送劉明復知鳳翔二首》 宋·孔武仲

    舊國安黃霸,新邦識細侯。
    皇慈借鄉便,輿誦欲公留。
    曉雪驪駒宴,春風畫鷁舟。
    皇都朝謁早,天路看鳴騶。

    607 《送劉明復知鳳翔二首》 宋·孔武仲

    先帝開三省,今皇重老成。
    山林招隱逸,巷陌起公卿。
    自古時難遇,吾侯道正行。
    岐山莫望鳳,金閣遲飛嗚。

    608 《林戶求明道堂詩二首》 宋·陳淳

    秉彝同是得天生,道在其中本自明。
    氣為稟來微有蔽,欲因感處復多萌。
    磨礱須到十分粹,克治全教一味清。
    從此洞然無別體,真元輝露日光星。

    609 《林戶求明道堂詩二首》 宋·陳淳

    自從河洛發真筌,節目綱條已粲然。
    志若堅剛方可適,心如捍格產民難詮。
    從頭格物為當務,穩步求仁乃秘傳。
    表里直須名副實,高標終不愧前賢。

    610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明辨》 宋·陳淳

    利與善之間,微似未易斷。
    欲無毫厘差,要在明厥辨。

    611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宋·陳普

    不憑潼華驅曹馬,試出褒斜馘郃雙。
    深念永安枕前語,橫行河洛又臨江。

    612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宋·陳普

    褒斜邸閣可一飯,河渭安流漕九州。
    天首馬謖又霖雨,倍費心思作木牛。

    613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宋·陳普

    蒼蒼石穴五百里,炎熱寒涼一漢家。
    絳灌蕭韓同故道,關張不共出褒斜。

    614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宋·陳普

    關羽不能當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陰。
    流星只緩身徂落,一木終能作鄧林。

    615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宋·陳普

    郭淮豈得為許歷,曹獻敢言如亞夫。
    祁山再見伐崇旅,鳳鳥不來嗟已夫。

    616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宋·陳普

    飛羽凋零又秭歸,卯金余息孔明知。
    春秋兩字誅千古,不用當年磔操丕。

    617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宋·陳普

    軻死無傳直至今,孔明曾一正人心。
    拔刀斫石今猶憤,何況當年感激深。

    618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宋·陳普

    面黑頭黃味似飴,孔明伐賊妾蠶機。
    生前桑拓八百樹,死后甘棠四十圍。

    619 《詠史下·明帝四首》 宋·陳普

    柳谷川西示討曹,摩波井底見芳髦。
    藩垣屏翰無方尺,何用凌霄百丈高。

    620 《詠史下·明帝四首》 宋·陳普

    大和空國逐浮虛,曾為蒼生一掃除。
    歷數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馬二中書。

    * 關于明首的詩詞 描寫明首的詩詞 帶有明首的詩詞 包含明首的古詩詞(9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