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明規的詩詞(453首)

    161 《臨江仙》 宋·黃機

    上巳清明都過了,客愁惟有心知。
    子規昨夜忽催歸。
    驛程那復記,魂夢已先飛。
    回首故園花與柳,枝枝葉葉相思。
    歸來拼得典春衣。
    綠陰幽遠處,不管盡情啼。

    162 《沁園春(過天下第一江山呈何守)》 宋·趙孟堅

    許大江山,鎮臨彈壓,豈小任哉。
    從D93C冢導漾,東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開。
    試向中流,回觀鐵甕,萬石層棱攢劍堆。
    金焦峙,號紫金浮玉,卷雪轟雷。

    163 《沁園春(冰漕鑿方泉,賓客請以名齋,邀賦)》 宋·吳文英

    澄碧西湖,軟紅南陌,銀河地穿。
    見華星影里,仙棋局靜,清風行處,瑞玉圭寒。
    斜谷山深,望春樓遠,無此崢嶸小渭川。
    一泓地,解新波不涸,獨障狂瀾。

    164 《滿江紅(壽慶元西倅·孫元寶)》 宋·陳著

    越水稽山,清明氣、鐘為人極。
    D44B纓早、□中學問,從頭施設。
    不受塵來霜壁立,常生意處春流活。
    與世間、別是一規模,師夔契。

    165 《滿江紅(壽慶元西倅·孫元寶)》 宋·陳著

    越水稽山,清明氣、鐘為人極。
    D44B纓早、□中學問,從頭施設。
    不受塵來霜壁立,常生意處春流活。
    與世間、別是一規模,師夔契。

    宋詞精選詠物寫花言志

    166 《摸魚兒》 宋·劉辰翁

    三百年、人間天上,遽如許、遽如許。
    落花寒食東風雨,漠漠長陵抔土。
    魂歸否。
    怕些不分明,又墮人箋疏。

    167 《夜行船》 宋·周密

    寒菊欹風棲小蝶。
    簾櫳靜、半規涼月。
    夢不分明,恨無憑據,腸斷錦箋盈篋。
    哀角吹霜寒正怯。
    倚瑤箏、暗愁誰說。
    寶獸頻添,玉蟲時翦,長記舊家時節。

    168 《玉蝴蝶(賦玉繡球花)》 宋·張炎

    留得一團和氣,此花開盡,春已規圓。
    虛白窗深,恍訝碧落星懸。
    揚芳叢、低翻雪羽,凝素艷、爭簇冰蟬。
    向西園。

    169 《西江月》 宋·薛式

    天上三清真境,三皇五帝規模。
    瞿曇老氏仲尼徒。
    經史深藏妙素。
    間有真人出世,來明赤子玄珠。
    蟾光終日耀昏衢。
    滿目黃芽顯露。

    古詩三百首寫景抒情

    170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171 《沁園春(壽太守李宗丞)》 宋·趙通判

    賀白文章,英衛規模,簪纓世家。
    更襟懷,芳潤光風齊月,筆端奇偉,春藻天葩。
    課最嚴城,升班清禁,蔽芾棠陰人競夸。
    爭知道,富恩波袞袞,萬頃無涯。

    婉約婦女懷人

    172 《齊天樂(令狐僉遷新廨)》 宋·賦梅

    雕闌曲曲芙蓉水,天然一時瀟灑。
    露浥冰壺,風搖玉佩,縹緲蓬萊如畫。
    銀燭欲下。
    照藻桷翚飛,杏梁虹架。

    173 《水調歌頭(五首選三)》 清·張惠言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
    閑來閱遍花影,惟有月鉤斜。
    我有江南鐵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徹玉城霞。
    清影渺難即,飛絮滿天涯。

    抒懷壯志追憶

    174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小學文言文學習哲理

    175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176 《進學解》 唐·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
    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古文觀止勸學抒懷懷才不遇

    177 《青玉案·絲絲香篆濃于霧》 清·高鶚

    絲絲香篆濃于霧,織就綠陰紅雨。
    乳燕飛來傍蓮幕,楊花欲雪,梨云如夢,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斷相思路,子規啼到無聲處。
    鱗瞑羽迷誰與訴。
    好段東風,好輪明月,盡教封侯誤。

    婉約春閨懷人

    178 《襄王不許請隧》 先秦·佚名

    晉文公既定襄王于郟,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焉。
    王弗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
    先王豈有賴焉?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足以供給神祇而已,豈敢厭縱其耳目心腹,以亂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臨長百姓而輕重布之,王何異之有?”“今天降禍災於周室,余一人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其叔父實應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豈敢有愛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古文觀止勸告寓理

    179 《待漏院記》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觀止議論

    180 《銅雀臺賦》 魏晉·曹植

    從明后而嬉游兮,登層臺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詠物

    * 關于明規的詩詞 描寫明規的詩詞 帶有明規的詩詞 包含明規的古詩詞(4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