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明規的詩詞(453首)
162
《沁園春(過天下第一江山呈何守)》 宋·趙孟堅
許大江山,鎮臨彈壓,豈小任哉。
從D93C冢導漾,東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開。
試向中流,回觀鐵甕,萬石層棱攢劍堆。
金焦峙,號紫金浮玉,卷雪轟雷。
163
《沁園春(冰漕鑿方泉,賓客請以名齋,邀賦)》 宋·吳文英
澄碧西湖,軟紅南陌,銀河地穿。
見華星影里,仙棋局靜,清風行處,瑞玉圭寒。
斜谷山深,望春樓遠,無此崢嶸小渭川。
一泓地,解新波不涸,獨障狂瀾。
174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177
《青玉案·絲絲香篆濃于霧》 清·高鶚
絲絲香篆濃于霧,織就綠陰紅雨。
乳燕飛來傍蓮幕,楊花欲雪,梨云如夢,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斷相思路,子規啼到無聲處。
鱗瞑羽迷誰與訴。
好段東風,好輪明月,盡教封侯誤。
178
《襄王不許請隧》 先秦·佚名
晉文公既定襄王于郟,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焉。
王弗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
先王豈有賴焉?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足以供給神祇而已,豈敢厭縱其耳目心腹,以亂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臨長百姓而輕重布之,王何異之有?”“今天降禍災於周室,余一人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其叔父實應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豈敢有愛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179
《待漏院記》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
* 關于明規的詩詞 描寫明規的詩詞 帶有明規的詩詞 包含明規的古詩詞(4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