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明薦的詩詞(726首)

    381 《題椿桂堂》 宋·王信

    鄉與子直游膠庠,是時子明居侍旁。
    友于學問相激昂,聲華日馳翰墨場。
    仲氏一第如探囊,伯氏隨即凌云翔,已快雁塔書雁行。

    382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383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384 《李伯紀丞相挽詩》 宋·趙令衿

    鯨路心猶望,龍門跡已荒。
    樓成上霄漢,書擬奏明光。
    賤子無賢譽,先生獨薦揚。
    凜然生氣在,誰謂哲人亡。

    385 《高文廟》 宋·趙汝譡

    盛朝陵谷遠,遺廟林麓長。
    美哉漢二君,百世常流光。
    功高拯涂炭,德盛敦農桑。
    興禮表儒化,授經恢士方。

    386 《招魂酹翁賓旸》 宋·鄭起

    君之在世帝敕下,君之謝世帝敕回。
    魂之為變性原返,氣之為物情本開。
    於戲龍兮鳳兮神氣盛,噫嘻鬼兮歸兮大塊埃。
    身可朽名不可朽,骨可灰神不可灰。

    387 《述懷效生肖體》 明·卞榮

    槐葉初生如鼠目,蝸牛綠樹蔭新綠。
    馮軒高吟坐虎皮,一掃頓令千兔禿。
    墨池之魚曾化龍,三尺青蛇在袖中。
    失馬休嗟塞上翁,忘羊歧路迷西東。
    沐猴而冠良足恥,五百斗雞同夢死。
    狗監明當薦上林,牧豬江揖商丘子。

    388 《哭先師樗隱先生》 明·管訥

    先生姓劉,名儼,字敬思,錢塘人。
    痛哭劉夫子,如今隔九泉。
    感恩惟我在,卓行許誰宣。
    漢向猶今系,梁訏復后賢。

    389 《孔侍郎鏞》 明·何允泓

    滇海鳳酋殘,合浦交夷肆。
    六詔達兩江,苗黎梗異志。
    孔公守田州,三日峒獠至。
    出戰良獨難,嬰城苦無備。

    390 《悼子乘二首》 明·皇甫濂

    溟溟雨露集,熙熙歲始更。
    靈蠢各有化,人理獨無生。
    念我泉下子,一絕如朝榮。
    生男以待終,胡為遘夭煢。

    391 《謁伍子胥廟》 明·皇甫涍

    列雉影滄波,望望深云樹。
    回照延清襟,芳阡引幽步。
    曲隅抗蘭寢,靈旗出殘霧。
    疇昔抱余悲,悵矣前溪路。

    392 《送待詔文徵仲先生致仕》 明·陸粲

    文星南指斗牛遙,先生拂袖歸江皋。
    平原蒼莽晨車發,霜天突兀玄云高。
    憶昨先生登玉堂,千鈞筆力開混茫。
    手翻翠虹霓,翰飛赤鳳凰。

    393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錄十二首)》 未知·謀[B16J]

    沙明水碧映郊墟,地近先人墓下廬。
    澗冷露絺香易薦,林喧風木恨難除。
    泣殘烏鳥山原靜,臥去麒鱗石蘚疏。
    野奠歲時經伏臘,村中來往有柴車。
    ¤

    394 《解嘲詩(并序)》 明·屠滽

    見惡必遠避,見善嘗加恭。
    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
    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
    此札實差謬,何謂聲枌枌。

    395 《西京篇》 明·王廷相

    秋風潑潑咸陽道,渭浦千霜白秋草。
    秋草秋風暗古城,行人猶說西京好。
    西京宮闕郁崔嵬,紫閣終南相向開。
    建章長信飛塵杳,千門萬戶華陽回。

    396 《性初余同門友至正初定交錢唐及茲兩紀頃以先》 明·王祎

    憶昔與子游,我齒始逾冠。
    子年頗少我,已復飽經傳。
    白璧信少雙,明珠合同穿。
    吾師文獻公,清慎寡推薦。

    397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398 《露筋娘子詩(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蓋,僻在湖草邊。
    蕭條城下路,昔有兩嬋娟。
    秋姿艷明月,相攜良可憐。
    小姑泣向嫂,薄暮慘墟煙。

    399 《竹》 明·吳寬

    種處能招鳳鳥來,月明清影拂書堆。
    筍鞭遇石猶斜出,花米逢春莫亂開。
    此物似賢今合薦,吾家醫俗舊曾栽。
    若從后圃論高節,梨白桃紅孰取材。

    400 《留別張孟兼》 明·吳植

    故人昔隱仙華山,高臥白云終日閑。
    我攜清都綠玉杖,相與嘯傲煙霞間。
    一朝忽被征書起,姓名直入明光里。
    清時冠帶圜橋門,濟濟橫經臨璧水。

    * 關于明薦的詩詞 描寫明薦的詩詞 帶有明薦的詩詞 包含明薦的古詩詞(7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