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姑蘇江上臺,綠波碧草恨悠哉。忽然兩袖珠璣滿,割取三吳風月來。
漲溪者為誰,人骨皆已朽。我來尋故跡,溪荒亂泉吼。惜哉幽勝事,盡落唐賢手。唯余舊時月,團團照山口。
傍邑曾為劫火塵,獨茲猶是太平民。兒時所歷今三紀,便喚溪山作故人。
老子癡頑耐遠游,平生腹不貯閑愁。今年天賜登高地,身在云峰最上頭。
小休綠樹濯清泉,垢盡身輕意欲仙。豈必魯儒知此樂,舞雩風止在溪邊。
九月南州菊未黃,芙蓉取次獻新妝。不妨折取繁紅插,四海皆知兩鬢霜。
只了年年作逐臣,衣冠繿縷面埃塵。偶逢令尹留宮我,不畏狂生點涴人。
先倩清風掃水軒,更呼涼月倒金樽。定知明府歸侵夜,縣郭留燈未閉門。
長君論事天為動,季子居官水似清。雙眊不能鈔諫草,偏聾尚可聽琴聲。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夭邪。東風也作清明節,開遍來禽一樹花。
卷地風拋市井聲,病無危坐了清明。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百媚生。
餅吃紅綾空復憶,錢分白打底曾知。推排風雨清明過,只有梨花三兩枝。
草草攜家去踏青,舊阡新冢紙錢輕。觸懷易作中年惡,羨殺兒童笑語聲。
花信東風第幾回,蕭條門巷老蒼苔。漢宮盡有新鑽火,無分傳將一點來。
看花何必只長安,到處韶華總一般。可是家貧風物晚,郎當萵筍斗春盤。
擅春正是海棠時,剩為新晴準備詩。潑火雨來還不信,崗南崗北竹雞啼。
梨花匼匝不見葉,柳穟玲瓏初欲綿。寒食清明等閑過,日長翻覆壓書眠。
風將好夢到蘭亭,驚覺虛檐九子鈴。老眼醒來地著處,倚樓檢校樹頭青。
婕妤下輦辭榮日,馮媛當熊效死時。帶礪稱忠惟一傳,宮闈著節有雙姬。
胡床二女執市裾,長揖高陽舊酒徒。不是蒼皇能輟洗,溺冠何異昔坑儒。